在后世,幾乎是聽到趙構這個人,幾乎是所有人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在位時,其對金國卑躬屈膝,屈辱求和。
坐視北宋大片山河落入他人之手,更是重用奸臣秦檜,一味求和,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可謂罄竹難書,人人皆恨之。
但如果拋開這些看,其實就不難發現,這是時代造就了他這個昏君。
臨危受命,重整風雨飄搖的大宋山河,將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從死亡邊界,發展為一個藝術史上巔峰的王朝。
如果不是身處于戰亂四起的時代,他的成就就算不高,也絕對不會低。
至于殺岳飛,所有人都認為這一切就是求和派奸臣秦檜在背后指使,所以使得岳飛慘死。
但事實在曾小賢看來,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一個朝代,奸臣的出現,都是皇帝需要而已,秦檜便是趙構需要,所以才會出現……”
想到上課時,一個美女教授總結的話,曾小賢,思緒仿佛回到了課堂上,當時一個美女教授的講解。
殺岳飛的根本原因,其實早就在宋太祖開國,杯酒釋兵權開始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大宋以文治國,用文官節制武官。
想到這里,曾小賢眼中閃過一抹嘲諷之色。
在北宋時期,作為帶兵打仗的武將甚至連自己的兵都不認識,就因為武將無法擁有兵權。
也就是所謂的“兵將分離”制度。
而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防止武將權力過大,演變成像唐朝一樣的藩鎮割據、起義造反的事件。
因此,這條政策,也逐漸成為了整個趙宋王朝的立國之本。
但是這樣做的后果,那就是北宋軍事羸弱,明明富有程度超過歷朝歷代,卻天天被異族欺負。
這不僅僅只是因為朝廷把最強的禁軍留在京畿(ji)一代,而把稍弱的廂軍遍布在邊防。
……更不是缺不缺馬的問題!
而是在當時的兵權制度下,根本沒有武將愿意為趙宋王朝賣命。
“一天只知道給人‘畫餅’不給好處,天大的功勞,都歸不到武將身上,這樣的朝廷,誰給你賣命?
……也不知道當時的大宋皇室,到底是什么腦回路……”想到這里,曾小賢心中無語。
“北宋無名將,歷史是不會欺騙人的!”
“……但是這樣的情況,終于在靖康之恥,宋朝南遷,王朝破碎并重組的客觀條件下被打破了。”
想到這里,曾小賢看向一旁,王多魚手中,播放到了趙構建立南宋時的電腦。
“然而盡管南遷,金人依舊不依不饒,大舉南下……”
電腦中播放著一個專業解說的磁性嗓音,聽到這里,曾小賢心中冷笑,道:
“……也就是這個時候,幾次被逼跑路的趙構,再也顧不上所謂的以文治武策略。
開始把兵權歸還武將,開始讓武將為大宋賣命!
……但宋朝皇帝,卻太愚蠢了……”
“一次給喂食太猛了……
不僅讓武將有了固定的指揮權,更是給了武將自行招兵的兵權,招多少人,什么人都由將說了算。
甚至愚蠢到許將領擁有利用軍隊謀財的權力。
岳飛就令岳家軍從事酒庫、營田、典質等生意,這種以兵養兵的模式,雖然使將領擁有更多的私人金錢。
也更加愿意打仗賣命,還可以減少朝廷兵餉上的支出。但無異于是給自己挖坑!
如此一來,武將地位自然就在趙構當朝時期直線提升!
這原本是好事,在當時的環境下,算是明君之舉,可偏偏,前期以文治武的禍,埋的太深,中間又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只知道一味的提升武將地位,勢力,也就導致了后期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再次涌現。
……各軍都以統兵大將的姓氏相稱。
什么韓世忠的韓家軍、張俊的張家軍、岳飛的岳家軍。
……儼然是把國家的兵營,變成了私人大軍。”
此時,一旁的電腦上也播放起了岳飛的事跡,曾小賢心中越發的搖頭嘆息。
“可惜,岳飛,注定要被殺……”
“各軍統領擁有權力后便開始追逐財富,后期,張俊更是使喚大軍為其建造豪華酒樓,搬運花石裝點庭院。
各路私家軍為了利益開始互相抵制,內斗更是愈演愈烈。
……直至這些大將膨脹到,開始發動兵變威脅皇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