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軍事實力是最重要的標志,但是卻不是唯一的標志。
軍事實力強大,能夠保證你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如果只是有軍事實力,經濟方面差的一批,那也是沒有辦法去支撐軍隊進行長時間的作戰的。
軍隊作戰時所需要的物資,是極為龐大的,單單是吃食這一方面,一名士兵便需要至少三名農民去供養,畢竟士兵是不太可能和農民們一樣,閑的時候喝稀粥,忙的時候吃點干飯的,想要保證強大的戰斗力,各種肉食,瓜果,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此外,傷兵所需要的藥品,療養費用,也是一筆巨大的支出,還有陣亡和傷殘將士們的撫慰金,如果不給傷兵醫治,不給陣亡士兵的家庭撫慰金的話,那事情會變得相當的嚴重,沒有誰會去給這樣的朝廷當兵的。
其次,作戰消耗的馬匹,甲胄,弓弩,刀劍,也是一筆巨資。
此外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花銷,畢竟特工方面去策反敵方的將領,總不能不拿出點誠意來吧?
打起來之后民眾的撤離工作,也需要朝廷去組織,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錢,都是物資。
大秦國的軍事實力是中原地區最強大的,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其它的中原各國只能盼著大秦國不要來侵犯自己,而他們是絕對不會想著去侵犯大秦國的。
但是大秦國的經濟實力卻非常非常的一般。
首先大秦國比較干旱,一年的雨季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其它的時候,降水是非常稀少的。
這就導致大秦國只能是廣泛的種植一些耐旱的作物,而且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大秦國的糧食并不充足,發動一場戰爭,需要消耗的,往往就是整個大秦國十年,二十年的糧食儲備。
除了糧食之外,大秦國對于食鹽的需求也是極為巨大的,大秦國處于內陸地區,本身沒有鹽礦,只能是通過與東土國家進行貿易,去換取食鹽,食鹽可謂是大秦國的命門。
東土各國也知道這一點,這就導致東土各國將食鹽賣的非常的貴,貴的離譜的那種,大秦國一年下來,大半的賦稅,都用在了購買食鹽上,這就使得大秦國的軍費很是緊張。
不過大秦國擁有極為龐大的優質鐵礦,煤礦,生產出來的刀劍冠絕天下,大秦國的鑄劍工藝是整個中原地區,甚至是整個黃庭大陸最強大的,但是奈何,大秦國卻不愿意大量的出口兵器甲胄,因為這些東西一旦被中原其它國家買走,那就是資敵之物。
到時候大齊國,大魏國,楚國,燕國的人,拿著大秦國產出的刀劍,去砍殺大秦國的士兵,這可就真的成為一種莫大的諷刺了!
所以,大秦國就算是出口,也不會出口成品的刀劍,而是出口鐵礦石,煤炭等東西,只是這樣一來,價格便低廉了很多很多,并無法給大秦國帶來太多的收益。
算起來,大秦國的平均經濟實力,也就和大齊國差不多,甚至于大秦國很多農民,都要背負沉重的軍稅,每年要上繳朝廷,上繳軍隊大量的糧食,這就使得大秦國很多百姓的生活,很是糟糕。
但是不管怎么說,大秦國的軍事實力擺在這里,如果說誰有機會能一統中原,甚至是黃庭大陸的話,那必定是大秦國,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