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揚的武藝已經是舉世罕見,能夠說穩穩地戰勝楊飛揚的,也就只有大秦國的軍神王陽,但是即便如此,楊飛揚在林南子的面前,卻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這便是內力和靈力之間的巨大差距。
有靈力在身,再去浪費時間修煉內力和武藝,可就真的是南轅北轍了。
大同府,距離北境并不遠,甚至比去大齊國的國都還要近,只是北境太大了,北境的面積比南疆,西方大漠,還有中原,東土加起來還要廣袤,北境的面積至少占據了整個黃庭大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或許更多。
畢竟沒有人知道北境到底有多大。
北境的人煙稀少,北境冰川南側還好,是一片片的大草地和荒漠,有不少游牧民族在這里以放牧為生,北境冰川北側,則是真正的生命禁區,南側的游牧民族民風彪悍,信仰真理就是自己手中的鋼刀,除了尊敬強者之外,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道德和倫理可言。
為了一只羊,親兄弟之間便有可能會拔刀相向,血緣和親情這種東西,在草原上是講不通的,一半多的流血和廝殺,都是來自于親兄弟之間的。
親兄弟為了得到家產,聯手砍死自己的老爸,然后再拔刀相向,活著的,便是新的家主,可以繼承家中的羊群,牛群,還有駿馬,這種中原人難以接受的大逆不道的事情,在草原上太正常不過了。
此外,兒子殺死父親,將自己的母親,姐妹變成自己的女人這種事情,都不算是事!
當他們內部搶無可搶,或者是出現一位可以服眾的草原雄主之時,草原各個部落便會被短暫的凝聚起來,然后朝著富饒的中原地區進攻。
好在有大秦帝國的鐵軍在北方守衛,這些游牧民族才沒有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腹大患。
也正是因為需要提防著游牧民族的進犯,大秦帝國才沒有辦法全力的去攻打其它的中原各國,不然的話,只怕大秦帝國早就一統中原了。
茫茫的大草原,隱藏著無數的罪惡和血腥,草原上的草,都是因為有了鮮血的澆灌,才得以生長的如此茂盛,暴力,血腥,這些是大草原的主題曲。
中原人會因為恩怨拔刀相向,而草原人往往因為一個眼神,便可以拔刀相向,砍死對方,你便可以繼承對方的一切!
只有兩種人,在大草原上不會被搶劫,不會挨刀子。
一種人是來自中原地區的商隊,他們會為大草原帶來珍貴的食鹽,茶葉,藥品,還有鐵器,殺死一個商隊的中原人很容易,但是換來的,卻是再無商隊進入大草原,那時候整片大草原的人將沒有鹽吃,沒有茶喝,沒有藥用,更沒有鐵器來鑄刀。
‘不允許搶劫,襲擊,殺害商隊’這是草原幾千年以來最大的規矩,敢于違反的人,將會是整片草原的敵人,人人得而誅之,哪怕是三歲的孩子,也需要遵守這個規矩。
第二種人便是強者,只要你手中的刀子足夠鋒利,手上沾染的鮮血足夠濃厚,自然也就沒有誰敢于來打你的主意。
楊飛揚應該是屬于第二種。
天墜劍緩緩入鞘,一隊三百人的騎兵隊伍,已經全都躺在了血泊之中,盡管楊飛揚已經很小心了,卻依舊有不少的血點飛濺到了楊飛揚的斗笠上,使得一股血腥味,在楊飛揚的面前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