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冀州習俗,男不辦三女不辦四,男子年滿三十周歲不應設宴。
但三十周歲生日總得有些名堂,如今人們對“三十而立”有許多解釋,而在武人看來,三十而立,立的是名聲。
武者沒有虛名,想要名聲,就得一拳一腳打出來,一刀一劍殺出來,施廣聞武癡之名早就傳遍定武,但愛人不幸患病去世后他遲遲未能突破第二境,曾用八形八極闖出的名聲已逐漸消退。
這次丘陽生廣發請帖,為施廣聞設下擂臺,不僅是給愛徒創造立名的機會,更是為他爭取以戰養心、突破瓶頸的機會。
定武城幾家武館向來低調,平時連踢館之類的糾紛都極其少見,聽聞聚英館二師兄要以拳會友,紛紛響應熱鬧。
開竅期武修不少,但開竅期武修的頂尖對決在這小小邊城里難得一見,不光城內武修來了大半,許多家長收到消息后也帶著即將參賽小武圣杯的孩子前來觀摩,還沒到開擂時間,已有數百人站在聚英館門外等候,摩肩接踵,揮汗成雨。
本就是夏季時節,頭頂艷陽高照,人群圍聚一處,空氣悶熱難耐,幾個急性子深深皺著眉頭,時不時伸長脖子往門里望。
聚英館大門敞開,但不到時間沒人敢往門里邁步,因為門前站著一位掃地先生。
幾百個人圍在狹窄街道上,難免有些摩擦,多虧秦署長早有預見,提前派了兩隊巡警。
巡警們頂著毒辣日光在聚英館所在的街道維持秩序,雖然無法緩解交通堵塞,但至少避免了踩踏事件的發生。
館內,施廣聞沐浴更衣,緩步走出練功房,站到庭院中央。
演武場內,已有十六位來自各門各派的九竅武修等候開擂。
演武場外,穿著白色練功服的靶師和穿著灰色練功服的外門師弟排成兩列。
門前,石山與姜慕白,一左一右,一棍一劍,紋絲不動,好似聚英館門外兩座石雕。
“施師弟(施師兄)(施師傅),請!”
見施廣聞站定,眾人齊齊朝他抱拳,異口同聲。
門內弟子要上擂臺,同門師兄弟要一迎一請一賀,這是武館傳統,靶師不屬于聚英館門下,按規矩不該站在這里,不過聚英館從來不信死板的規矩。
“各位!請教!”
施廣聞聲如洪鐘,抱拳還禮后猛踏腳下青磚,一頭撲進灰白二色的拳陣。
拳腳碰撞聲和臂腿破空聲接連響起,噼里啪啦好似熱鍋炒黃豆,施廣聞如同猛虎闖入羊群,將常駐靶師與外門弟子打得人仰馬翻。
他尚未淬體,九竅齊開也未必能招架二三十位開竅武修的圍攻,更不可能在這拳陣中勢如破竹。
之所以有這一幕,其實是靶師和外門弟子故意放水,這便是“一迎一請一賀”中的“賀”。
以功夫相賀,目的是讓登擂者在熱身過程中將自身氣勢攀升至頂峰。若施廣聞在拳陣中僵持受挫,氣勢必定一落千丈,所以各位靶師和外門弟子有意配合,以便他在闖陣時積累氣勢。
兔起鳧舉,眨眼功夫,施廣聞已闖出拳陣,沖到演武場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