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千山忙著與師姐打情罵俏,沒心思關注試劍臺上的變化。
沒過一會兒功夫,臺上柳圣源的對手已換了三個。
或許是因為視線開闊使得思路明朗,位于首席的姜慕白很快看出了門道。
論劍不是打擂,自然沒有守擂的說法。通常來說,不論勝負,登臺者都不應在試劍臺上久留,畢竟斗劍是為交流切磋,而不是為了分出勝負高低。
可柳圣源連勝數場之后卻像根大號螺釘似的釘在論劍臺上,繼續等待下一位對手,而舉辦論劍會的王公子被他攪了局卻在座位里穩癱如泥,絲毫沒有出面干涉的意思。
結合兩人不合情理的表現,不難想到其中原因:柳圣源要借這試劍臺在鄴都武道界立名。
鄴都臥虎藏龍,局勢復雜,柳家不愿也不能挑釁鄴都武道界,所以柳圣源只好借王家的平臺,逐一擊敗各門各派新秀子弟,為自身造勢立名。
如此做法不合禮數,柳圣源必定事先得到王欽珩的允許,先前聽他一口一個珩哥喊得十分親密,這時看看王欽珩的反應,便知道兩人果真關系密切。
順著柳圣源這條線,遲早能夠接近王欽珩,但未必能獲得王欽珩的信任,也不大可能得知靈氣改造大腦的秘密。
因此,姜慕白原本打算著要在試劍臺上大放異彩,令王公子另眼相看,由此獲得拉近關系的機會。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眼下柳圣源霸著試劍臺,出盡了風頭,而姜慕白卻沒有半點表現的機會,因為他不能登臺亮劍。
上次在鄴大論劍會能與柳圣源打成平手,一方面是因為他輕敵,只出了三把飛劍,另一方面是因為姜慕白用出了劍出無我。
當時,出手阻止兩人同歸于盡的樊先生還對姜慕白做出了“劍道殺伐堪比當年斗戰狂魔”的評價。
樊先生能品出劍出無我的真意,焉知王欽珩不能?
身旁這位大頭公子不僅是武圣后人,還是真正的武道天才,姜慕白哪敢當著他的面用出《天淵劍典》中的劍招?萬一露了老底,后果不堪設想。
再者,柳圣源是王欽珩的小弟,姜慕白要是登臺與他一較長短,輸了會被看作不自量力,贏了則會被看作故意搗亂,無論哪種結果,都不能獲得王欽珩的好感。
如果現實世界是一本升級裝B流網文,姜慕白心想,那么按照套路這時最好的劇情發展是柳圣源敗給某個王公子對頭的師弟或徒弟,然后以反派姿態引起王公子以及在場其余同道的仇恨,再由他姜慕白上臺,并在眾人疑惑、震驚和不敢置信的眼神中擊敗反派。
當然,這些都是想想而已,即使真有自帶嘲諷光環的腦殘反派,也進不了論劍會的會場。
一個時辰過后,柳圣源隱現疲態,正當姜慕白以為這場斗劍到此為止時,一位青年劍客登上了試劍臺。
這人穿著劍道服和圍袴,頭頂中間的頭發剃了大半,剩下一小綹梳成豎條,奇丑無比。
月代?
大和族人?
姜慕白微微蹙眉,猜想這人是什么身份。
“嘁,看了二十多場沒上去,現在看我源弟累了才上,真不要臉。”
柳茹的聲音從右側不遠處傳出,姜慕白轉頭看了過去,目光正好撞上她的視線。
“那是千島國劍圣丸目光司的徒孫,上泉啟太,哦,自封的劍圣。”柳茹像是在對姜慕白介紹,特意在自封二字加了重音,絲毫不顧忌在場之人都能聽見她的聲音。
姜慕白聽說過丸目光司,倒不是因為他在第二域名聲響亮,而是因為他歲數大。
這位千島國劍圣與出云劍宗同輩,出身劍道世家,百年之前已是千島國劍道界名宿,靈氣復蘇之后一戰成名。
后來第一次全面戰爭爆發,千島國淪陷,丸目光司護送千島國天皇組建的流亡政府逃到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