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繼續不斷向前對她表白道:“如歌,只要你回來我身邊,我可以把那些人都驅散,只留你一人在我身旁。就像你未曾謀面的親生父親一樣一生對你癡情。
從未見過父親的原主,即便人人都贊揚父親是英明君主,母親也總是說父親是這世上最好的人。
可無論先魏昭帝再好,始終在原主出生前就死了。一個死人,是沒辦法陪著自己的孩子長大,教她說話,扶她走路。在她生病的時候,喂她吃藥。在她學寫字的時候,握著她的手描紅。
每次,和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時,總會聽到別人說她是個沒爹的孩子,原主心里都像針扎一樣痛。
因為嫉妒她生得美貌,故意說她是丑八怪的女孩子們,她們不知道,其實他們有著她畢生都羨慕不了的幸福。因為那些孩子,可以在自己的親生父親懷里肆意撒嬌,搗蛋。
他們的父親即便穿著粗布麻衣,手因為長期做活而長滿老繭,給她們買的零嘴只是最普通的糖人。可那些糖人,是從她們父親的手里遞過來的,她們父親會用自己厚重的大手摸摸她們的腦袋,對她們道:“我的好閨女。”
每次看到這些場景,原主都會面上裝著沒關系,覺得心里好難過。
為什么,那個傳說中像山一樣高大,像翠竹一樣俊秀挺拔,還像堯舜禹一樣愛民如子的圣君,她不能入其他人的父親那樣。從來就不能把她的小腦袋放在懷里,揉揉她的腦袋。也不能把她駝在肩膀上,讓她變得和他一樣高。讓她感受一下高高在上的感覺。
代替母親站在她身前,把所有人嘴里那些“有爹生,沒爹養”的難聽話扔回去。
原主只能看著母親像雞仔一樣站在那些高大粗壯的大塊頭面前,保護她。
受了多重的傷,都沒有看到瘦弱的母親為了她跟人吵架來得心痛。
她害怕母親會受傷,更害怕母親會不要她。畢竟,母親綺年玉貌,不知有多少男子盯著母親。背地里又有多少舌頭對母親說:“把你那死**君留給你的拖油瓶扔掉,再找個好男人嫁了吧。”
因為害怕,所以原主對母親幾乎是言聽計從。無論任何事,她都無條件地聽從母親。
許多年里,她幾乎是她母親的替代品一樣活著。
除了容貌不像母親,言行舉止原主都竭力地去模仿母親。
可惜,她與她的母親,根本上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當母親再次扔掉她童年唯一好友送她的玉佩時,她們之間積累的矛盾終于爆發。
許多年里,原主都在心里特別恨自己的父親。他不管她,為什么還要把她生下來。把她生下來,為何從沒有教過她背過一遍書,喂自己吃過一口飯,或者是扶自己走一下路。
既然那么年輕就要走,為何還要與母親結合,毀了她半生。這樣的父親,為何母親還要她很想記得父親是個好人,可從未見過父親一面的她,只有童年時與那個總被人販子打得皮開肉綻的小哥哥談話時,才能勉強勾畫出父親的大概。
慢慢地,原主對父親求而不得的愛,變成了怨恨。
原主無法理解父親對自己深沉的愛,也不能理解母親明明年輕貌美,卻不肯再嫁。只是夜深人靜之時,看著夜空含笑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