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以為那個男人不過就是只借了一部分錢,卻沒想到他不僅賭博,而且還借了高利貸,這一借就是幾千塊錢,后來還是在大孫女的逼問之下才說出來的,這下可讓大孫女特別的難受。
可是借都借了,他自己也花完了,沒有辦法,大孫女就只能辛苦的掙錢。
掙完了之后,替他還錢。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幾年之后,終于把他的錢都還上了,大孫女這才松了口氣。
當時他們借著高利貸,而且大孫女懷了孕,后來就是因為要躲債,所以大孫女婿經常就不在屋里,去外地躲債。
那些人雖然知道大孫女婿住在哪里,但是家里就是沒錢,而且大孫女還懷了孕,根本就走不了。
那些人見他們實在沒錢,有時候就時不時的上門討錢,來騷擾大孫女,那個時候大孫女有時候害怕極了,也就偷摸地跑到家里來住,連自己家都不敢回了。
所以無論是她的產檢孕檢還是生孩子,都是自己為自己做主的。大孫女婿是一點忙都沒幫上,反而拖后腿。
后來的條件好了,錢也還的差不多了,而這個時候他們的孩子也幾歲了。
幾歲之后,大孫女本以為大孫女婿有了孩子會改變的,誰知道他居然更加的變本加厲,不僅嫌棄大孫女是個黃臉婆,還嫌棄她生了一個孫女,不是兒子。
所以大孫女婿對她更是惡語相向,而且說話什么極為難聽,經常把大孫女氣的直哭。
大孫女婿是這樣,他家里的人雖然也心疼大孫女,但終究不是她丈夫,就算是心疼也是無可奈何。
更何況他們心底里想的始終是自己兒子。
而大孫女自己受了委屈,她又不是喜歡說出了性格,所以這些委屈都是大孫女自己一個人扛,老王是一點都不知道。
還是后來他去大孫女家里,發現大孫女婿正在責罵大孫女,而且還威脅大孫女不給她錢就殺了他們全家之類,老王這個時候才知道大孫女過的是什么日子。
可是這個時候都已經晚了,嫁都已經嫁了,還能怎么樣。
這下子可著實沒了辦法。
自從知道了大孫女的遭遇之后,老王在家里整天都是唉聲嘆氣的,都說自己眼光差,看走了眼。
大孫女是這樣,而二孫女的境遇也是差不多的。
二孫女的嫁的人是挺不錯,對她也特別好,對老王也極其的孝順,可是二孫女婿他身體上有疾病,就是不能生育。
而且每次和二孫女行房都是草草了事,身體不行腎虛,二孫女是有苦說不出。
每次帶二孫女婿去買藥方做檢查治療身體,花了很多錢,可是這個病就是治不了,依然就是不孕不育。三孫女嫁到了縣里,那個男人家里是挺有錢的,而且他自己整個人的生活水平檔次也跟農村完全不一樣。
農村的生活水平質量一般,但是三孫女婿家里那可是有錢人家。
可是三孫女要想花錢,不是說她想花錢就花錢的,三孫女婿的掙的錢全部都捏在婆婆手里。
她要是想花錢的話,還必須經過婆婆的同意。
小到一根針,一顆紐扣,幾毛錢,大到家具沙發,生活用具,任何地方任何進賬都要經過婆婆的同意。
要是婆婆不批準不給錢,她還要不到錢。
所以每次三孫女在家生完孩子帶孩子,因為沒有收入,所以每次要錢都要看婆婆的臉色。
婆婆特別摳門,管錢還管的非常厲害,每次都埋怨三孫女花錢大手大腳的,說她買東西不知道節省。
明明一毛錢就能買的東西,非要花兩毛錢。
每天就是罵她,欺負她,而三孫女婿也就是一副和事佬和稀泥的樣子,每次三孫女和婆婆起了沖突之后,三孫女婿都是讓三孫女讓著婆婆。
說她他不容易,他這掙了錢讓他媽好好的享受,說不要跟他媽一般見識,好歹他媽也是長輩,讓三孫女一直忍。
這一忍,就是忍了這么多年。
三孫女現在的精神氣兒已經完全不似從前了,以前三孫女是非常活潑的,看著就特別激烈,而且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