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烈陪著傅胭逛著市集,順路聽她吩咐雜七雜八的買了一堆東西。
糯米粉,蜂蜜,紅棗……零零總總。
甚至,他們還特地找到販賣牲畜的市集。
傅胭問了一圈,終于找到一個農夫。他家專門做養牛租售生意的,家里十來頭牛也產崽販賣。
傅胭正是看中的這一點。
厲朝因開放海上貿易,食材豐富。土豆、番薯、玉米等都有種植。
但奶牛,傅胭從沒見過即便她主動問詢,市集上的農夫們也連連擺手表示聞所未聞。
牛……不就是地里耕地的那些嘛。奶牛是啥牛?
地里田間的耕牛,大多是本地品種的黃牛或水牛。索性本地牛在產崽后產生的牛奶也是可以食用的。
傅胭也不挑了。能找到牛奶就行,在她日后的鋪子規劃中,牛奶不可或缺。
牛奶不能長期保存,極易變質。傅胭便與這家農戶商議好,五日后將當天的鮮奶送到他們家。
能多筆賺錢的生意,他自然樂得跑上一回。
石州城里主要分東西兩市。南城主要是官府城司等官宦居所,東邊則大多為富戶鄉紳,因而東市里更多是富貴繁華之所,一些高檔酒樓、鋪子也都立在此處。
一條母親河橫貫石州西北,漕運便利,碼頭上人來人往需要的勞動力眾多。貧民苦力聚此而居,慢慢形成的西市便更低廉,可也更混雜。
傅胭一路走一路買,主要留心觀察東市的酒樓飯館和糕點鋪子。
因水運便利,石州經濟發展不錯。作為府城,東市酒樓林立。高檔頂級定位的便有人稱的四大酒樓。其他中檔酒樓、飯館也是分散各處。
不同菜系、面點食材、烹飪方法,吃食的花樣眾多,可見競爭激烈。
倒是糕點鋪子零零散散,并不多見。這些鋪子里陳列的點心也是較為常見的江南或北方糕點。來來去去,大同小異。
觀察考量一番,傅胭心里有了成算。
她瞧著二人手里一堆東西,蕭烈更是拿得多汗也出得多。
“阿烈哥,我看的差不多了,咱們找處地方吃飯休息會兒吧。”
正巧他們的不遠處就有一家小酒樓,便就近選擇了它。
酒樓小歸小,常見的的菜品卻不便宜。
蕭烈想難得帶媳婦兒吃頓好的,本打算好好點上幾道菜,卻被傅胭伸手攔下。
剛剛他們進大堂,傅胭留意了下客人桌上的菜品。
味道、色相皆一般,有些客人走時,碗盤里還剩了些食物未動。
傅胭看著,不是自夸,確是不如自己的手藝。
他們也就是填個肚子,不用點多。
傅胭叫過小二,點了一兩道店里的尋常招牌菜,米飯給蕭烈多上些。
坐下邊吃邊休息,緩過勁兒來,傅胭盤算了一番今天的采買,只缺些筆墨紙張了。
“阿烈哥,我一會得再去趟書店,給阿簡買些筆墨紙張和書本。你還要買什么嗎?”
蕭烈搖頭,他今天賣完野物只是陪著傅胭,倒沒什么想買的。
“給阿簡買上啟蒙的《千字文》,再買本館閣體的大家名帖吧。你和阿簡都能練練字。”傅胭軟聲商量。
這段日子里,傅胭既教蕭簡識字,也會在蕭烈閑暇時給他補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