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這日,鋪子前前后后的事,石洋都跟著蕭烈處理好,沒讓傅胭再操心沾手。
等關了鋪子,傅胭讓石家三人自行出門游玩。
而傅胭準備和蕭烈一塊兒去趟濟慈寺。
如此佳節出去看看熱鬧,眾人都頗為期待。
石婆婆:“夫人,要不阿簡跟著我們去玩兒吧。”
石洋也拉過了蕭簡的手:“師父,我們都會照看好阿簡的。”
蕭烈得一路照看注意著傅胭,石婆婆擔心他若還得分心留意蕭簡會忙不過來。
傅胭笑著問蕭簡:“阿簡是想和石婆婆他們出門逛集市,還是想跟我們上山。”
蕭簡好奇:“上山做什么呀?”
傅胭:“到濟慈寺上香啊。”
寺廟上香哪有集市上熱鬧。
蕭簡高高興興地跟著石洋,一塊兒出門。
臨走前,他還小大人似的囑咐蕭烈:“哥哥,你要照顧好嫂子哦。”
“行了,你快走吧。人多,跟緊阿洋。”蕭烈好笑對他擺擺手。
兵分兩路。
濟慈寺坐落在石州城東城外的一個小山上,環境清幽,香火鼎盛。
今個是中秋,往日里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山道上,行人空空無幾。
這倒方便了傅胭二人。
山勢不高,傅胭走走停停,還有蕭烈扶著搭把手,一路悠閑地進了寺廟。
“施主,您來了。”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出來接待她。
傅胭低眉行禮:“清塵大師,又打擾了。這位是我夫君。”
蕭烈隨著傅胭低頭喚了一聲:“清塵大師。”
“兩位施主請隨我來。”清塵大師頷首,引著他們往后殿過去。
傅胭想是來過,彎彎繞繞的路徑她都知曉,還提醒蕭烈注意腳下。
蕭烈默默地跟著她。
清塵大師推開門,“施主請進。”
待他們二人進去后,清塵大師又安靜地合上門扉,將此地留給他們。
蕭烈環視一周。
此間屋子與其他的倒不相同,里面的神佛塑像不多,兩邊的小屋子里滿滿的都是高高低低的木架子。
木架子上則擺滿了一盞盞油燈,此刻俱都點燃著。
傅胭從蕭烈手里取過帶來的籃子。
她一面取出花、果和親自抄寫的《地藏經》放置在地藏王菩薩面前,一面對蕭烈解釋道:“我每年中秋會來這給我爹娘、哥哥祈福續燈。”
蕭烈凝神看著傅胭平靜的面孔,抿抿唇未置一詞。
他走上前,和傅胭一同跪在蒲團上,認認真真地磕頭。
傅胭甚少提及父母親人的舊事,蕭烈推己由人,也不多問戳她傷口。
若她想開口傾訴,他便會耐心聽著。
蕭烈這倒是誤會傅胭了。
傅胭不是不說,而是她也不知道。
原主病重未能撐下去,她因緣際會在這身子上重新睜開了眼。
小姑娘年紀不大,自小是在父母哥哥的寵愛下長大的。突逢變故,流離失所,傅胭回憶她過去的事都仿佛蒙上了一層面紗,能記清的甚少。
再加上十來年過去了,稀少的記憶也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慢慢淡薄。
傅胭在現代的二十來年生活里算不上是信佛信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