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桃兒晃了晃頭上的銀叉子,故作隨意地道:“嬸你都聽誰在瞎嚼舌根哩?”
“世盛天天的都要去酒樓忙活,要是能在城里落腳,人也輕松不是。”
那人不甘心:“是娶個媳婦回來不伺候公婆,還要把他們供在城里,你公婆就沒啥說道的?”
“一家人有啥好說的,我公婆樂意著呢。”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孫世盛議親時,他那師父齊先生就說要給女兒女婿在城里先租個小院子,方便孫世盛來回。
齊家就一獨女,齊先生雖看重孫世盛這孩子,但也不放心將閨女嫁到鄉下吃苦。
為了顧及孫家的面子,便只是說先租幾年院子,以后讓孫世盛自己買下。
孫世盛也心系齊家的小姑娘,可起初猶豫著。
他們孫家還未分家,哥哥嫂子們留在家里孝敬父母。他一成親就搬走,成什么樣子了?
且他雖然在酒樓里也被提拔了,可家里的賺的都是交公的。
又從哪攢銀子買院子呢。
孫長庚回了家里,和老婆子商量了兩日,最終拍板由他們家拿出四十兩銀子買下這只兩間小屋子的院子給小兒子住。
孫長庚將兒子兒媳們聚到一塊兒,說明了決定。
孫世盛震驚地站起來:“爹?娘?”
崔桃兒也猶在驚訝。她知道老兩口定是存了不少銀子,卻沒想到有這么多,能給小兒子掏出這么些來。
孫長庚不等眾人開口,繼續說道:“老大老二當初辦親事,前前后后辦完一場也花了十來兩。”
“這次給你們弟弟出了這些,一是他往日里的月銀基本都交公給家里開銷,二呢,以后咱們分家,這村里的老屋和田地就不分他了。”
崔桃兒轉轉眼珠子,閉緊了嘴。
孫家老大孫世禮皺著眉說道:“爹?你這說的啥話,都一家人分啥家啊。小弟的婚事我們絕無二話!是吧,二弟?”
孫世義跟著大哥點點頭。
張嬸不耐煩地擺擺手:“行了行了,都聽你爹的。樹大分枝,難不成分家了你們就不管我們老兩口了?就這樣吧,以后娘還等著世盛多交點孝敬錢哩。”
孫世盛知道爹娘做好了決定便不會再改了,聽著他娘的玩笑話紅著眼眶低下頭。兒媳婦
還是怪他沒本事,等以后定要多多孝敬老兩口。
張嬸從貼身的荷包里取出兩根銀釵輕輕插入兩個兒媳婦的發間。
她端詳了兩眼,滿意地笑道:“不錯!好看。”
崔桃兒和王淑都驚訝地看向她:“娘?”
張嬸拍了拍兩個兒媳婦的手:“你倆嫁來咱家幾年,養兒操持。早年家里還沒多少積蓄,給世禮世義辦完親事也不剩多少了。這兩釵子就當是娘補給你們的。”
張嬸是有些偏疼小兒子,但也不是不疼老大老二。
給小兒媳婦備了鐲子,自然也給另外兩個兒媳婦補上了。
盡量一碗水端平些。
公婆如此真心公道,崔桃兒和王淑心里也沒了別的想法。
都是自家人,小叔子過得好,難道會幫襯著些家里么。
**
那挑事的嬸子見崔桃兒沒生氣,還維護著孫世盛,不由撇撇嘴還想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