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諾迅速地填好資料,提報了參與申請。
城市的另一邊,基金會的最大捐贈企業——金筑公司里,CSR部門受托選列本次活動的志愿者名單,已經選定了以記者、小有名氣的博主、環保協會成員為主的陣容。這批志愿者的出行,將給金筑公司和環保項目帶來良好的社會反響。現在,就只差高校青年學生的代表了。
“領導家孩子已經在網站上報名了,領導也不便明說,只提了一嘴。他家孩子想參加,咱們肯定得優先安排。吃苦受累的也不知道圖啥......你找一下佳斯大學的姓馬的學生,要是有重姓的,你就來找我,我去問下人力劉姐知不知道具體叫什么名字。要是只有一個姓馬的,肯定就是啦,最好不驚動別人,你把他添到名單里。把要推送的文章也改一改,只改名單那部分就行。”
實習生領了任務,不敢怠慢,趕緊搜索。果然,姓馬的學生很少,申請人里只有四名。主管說話略有口音,“佳斯”和“嘉森”聽起來是一樣的,況且,實習生想當然地認為,領導家的孩子肯定是重點大學的。他甚至都沒多想,就把馬依諾的名字、性別和學校添加到了要推送的文章的名單里面。
實習生想到師傅囑咐自己,工作時要積極,能多往前多走一步就多走一步,不要“一扒拉一動彈”。于是,抓緊時間用師傅的電腦和密碼發布了公眾號文章,也就公布了志愿者名單。
正當實習生喜滋滋地等著師傅從議稿會上回來表揚自己時,主管看到了公眾號上發布了新的推送,驚訝地坐直了上身,趕緊點進去看內容。這小子竟然沒有報送自己審批,就直接發布了!看到志愿者名單上多了一位嘉森大學的馬依諾,主管更是一身冷汗。
主管掐著手機,幾跨步走到實習生桌前,質問道:“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不經我審批?”
實習生慌了,忙說:“主管,我以為師傅都是直接發布的,原來還需要給您審批呀?師傅沒和我說呀!”
實習生犯了一個初入職場的小白通常會犯的錯誤:遇到沒有人叮囑過的事情,經常會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少想到要找人問;即使想到要去問,也不知道具體要問什么,不得要領。
主管現在沒心思跟他討論師傅到底有沒有教過他工作流程,滿心著急著竟然沒把領導家孩子放到名單里的事,情急之下也不避諱,說:“你怎么沒把領導家孩子加進來?這個馬依諾是誰?!”
”您不是說,領導家孩子肯定姓馬嗎?嘉森大學只有這一個姓馬的學生報名了。”
“什么嘉森大學!是佳斯大學!佳斯!再說,領導家孩子是男生。這你也能搞錯!”想到自己在領導面前沒法交差的樣子,主管氣急敗壞。
“要不,我現在刪除吧。”實習生看師傅操作過刪除,此時忙不迭表現出來。
“刪除什么刪除?!總經理剛剛開會強調過,公眾號必須展現出大公司的品質,要有公信力!不能‘發了撤、撤了發’,改來改去的!剛說過不準刪,你就要刪除,你這不是給部長上眼藥嗎?”主管已經被氣得滿臉通紅,近似咆哮著,顧不得自己是不是失態,“更何況是更改志愿者名單!這要是讓自媒體截了圖,他們會怎么做文章?難不成你讓公司的新聞發言人對外說,是實習生搞錯了?!”
實習生挨了批,也不敢再辯解說自己又沒參加總經理的會議,郁郁地不知如何是好。
主管也沒有功夫再跟他糾纏,一邊不滿地踱回自己的工位,一邊滿腦子琢磨著如何跟領導轉寰解釋。
對金筑公司的烏龍事件和暗波洶涌毫不知情的馬依諾,在手機上第一時間看到了公眾號里的名單。興奮地截圖下來,發送給了父母和馮艦昭,躊躇滿志地等待著出發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