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機械、材料都是水總的,他光領著人干活。
這就是俗稱的包工頭。
“宋哥、楊哥!你帶著工人跟在挖掘機后面撿樹根!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離得太近了!”余慶陽對兩個小工頭吩咐道。
“好嘞!”
“知道了!”
宋哥和楊哥答應一聲,帶著人去干活了。
“小余,你這可以啊!安排的挺有樣!”
和余慶陽說話的是項目部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劉工,也是管余慶陽這個施工隊的施工員。
清水湖湖堤護坡項目總投資超過五千萬,僅水總的這個標段就超過一千萬,一千多萬的工程,自然不會只有余慶陽一個清工隊伍。
連著余慶陽總共有四個施工隊。
余慶陽屬于后插進來的關系戶。
余慶陽趕忙掏出煙,給劉工遞上,“劉哥,看您說的,我從小在我爸工地上混,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
對了,我今天來了二十七個人,加上我是二十八個人,劉哥你點一點數!”
撿樹根,不再包清工里面,屬于額外的零工,要現場的工程師給簽單子。
劉工接過煙,笑著說道:“不用點,只要你把活干好了,幾個零工那都是小事!”
“劉哥,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保證服從命令聽指揮!”余慶陽自己也點上煙,嬉笑著保證道。
“劉哥,昨天我嘗了一下,我們隊上的廚師手藝不錯,晚上去我們那里,嘗嘗廚師的手藝?咱哥倆喝點,我這第一次接工程,剛畢業沒有經驗,你順便給指點指點!”
“指點你?你小子,我看你比老耿他們幾個都油滑!”劉工笑著用手點點余慶陽。
余慶陽笑著抗議道:“劉哥,你這個油滑用的可有些不對,我比他們聰明點是真的!畢竟我也是上過大學的人!”
上輩子,余慶陽從技術員干到項目經理,什么樣的人沒接觸過。
眼前的劉工,他自然很熟悉,說起來,上一世,劉工還是他的老師。
那時候,余慶陽剛走出校門,什么都不懂。
雖然學了一肚子知識,可沒人指點,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連看圖紙,看什么都不知道。
兩個人正說著話,湖堤頂上停下一輛車。
2000年,項目部是不配車的,只要看到有車來,肯定是來領導了。
劉工連忙迎上去。
余慶陽也跟在后面。
來的是公司的車。
田大爺和高科長從車上下來。
看到余慶陽,田大爺沖他微微點了點頭。
“小余,工人到了嗎?”
“高科,人到了,那不,已經干上活了!”
“陽子,圖紙看懂了嗎?有不懂的就問劉工,別自己盲干!”田大爺略帶考究的說道。
“看懂了,素混凝土的護坡,很簡單!沒啥難度!”余慶陽自信的說道。
“哦?口氣不小!”
“你說說,你看圖紙都看到了什么?”
對工程的技術參數,余慶陽張嘴就來,“護坡的坡度是1:2,采用的是素混凝土,板厚20厘米,地梁寬30厘米,厚50厘米,允許誤差正2負1。”
“行啊!不愧是海河大學的高材生,就是不一樣!”高科長笑著夸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