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步步趕鴨子上架。
這里面也有陸總的一份功勞。
如果陸總知道,自己也是逼迫余慶陽成長的一員,不知道是驕傲,還是該后悔。
或者擔心晚上朱建國去找他。
“這個其實高科不用擔心,明年省里水利項目多的是,到時候誰干,我和陸總再商量吧!”余慶陽笑著道。
這就是國企的底氣。
三期還在規劃設計中,余慶陽的話里,好像他只要想干,就一定是他。
關鍵屋里所有人都沒有意見,都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其實這是水利系統的潛規則。
不,不光水利系統這樣,市政、公路、鐵路、隧道都這樣。
比如省里撥款修建的項目,最終一般都是由省直屬的施工企業和市里的施工企業共同承擔主要的施工任務,地方縣級施工企業跟著喝點湯水。
雖然喊著公開招標。
可是你去看一看,尤其2010年以前。
各個區都有自己的市政工程公司,這個市政工程公司屬于公共事業局下屬的企業。
公共事業局是負責什么的?
就是負責修建轄區內的市政道路,市政公共設施的。
有了工程,你說是交給自己下屬的企業干,還是交給外面的企業干?
至于說公開招標,我公開了,也在相關媒體上公共了。
公共事業局會非常熱情的對你說,你來啊!
歡迎你來投標!
只是中不中,那可就不是我說了算了。
就看你的標書做的怎么樣了,商務標報價合不合適。
技術標編制的施工方案合不合適。
商務標誰都無法改變。
可是技術標得分可是專家說了算。
專家是省專家庫里抽出來的。
但是專家聽誰的?
聽業主的!
業主是誰?
公共事業局!
所以,曾經,尤其是2007年以前,市政工程招標經常招不起來。
為什么,干市政工程的都知道,誰愿意去你那里陪太子讀書玩?
最后還是關上門自己玩,我區里有個項目要招標,來來,你們兩個兄弟區,過來參與一下,我給你一萬塊錢。
其實就是讓人家來陪太子讀書的。
國家規定,公開招標,參與投標的企業必須超過三家,不然就是流標。
當然國家建筑市場的規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只是初期階段的一些小弊端,小瑕疵。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公開招標也越來越規范化,公平化。
當然你要說一點貓膩都沒有,也不現實。
一些人總能找不法律的漏洞,但是不可否認,國家的建筑市場是在進步的。
好了!扯得有點遠了!
書歸正題。
在項目部和高科長聊了一會天,喝了杯茶,看看時間,到工人上班的點了,高科長陪著余慶陽一起來到生活區。
此時生活區已經拉起了高大的圍墻,院子里全都是水泥地,田甜同學的老公親自帶著人在干活。
已經安裝好了好幾棟二層的板房。
一棟二層的板房是十二個房間,一個房間可以住八個人,一共是八棟二層的板房。
其中兩棟一層是辦公室,二層是管理人員宿舍。
管理人員的宿舍是兩個人一間。
整體算下來,還是非常寬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