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余慶陽把一切工作都做的非常扎實,有測量數據,有對比圖紙,三個人也就大膽的在上面簽字。
這個屬于原始資料,回頭還要水總和市水利施工公司上報正式的原始地貌測量申請表和原始地貌測量成果匯總表。
當然原始記錄不需要三位大佬親自簽字。
確定無誤后,三個人分別叫了一個人進來簽字。
只有形成正式文件的時候,才需要他們三個親自簽字。
“余總,你那邊機械什么能進場?”
“快了吧!生活區這兩天就能弄好,弄好之后,我的設備就能進場!
馬總,我去現場看了一下,湖西堤雖然大部分都簽字了,可是并沒有落實下去啊!
真正搬遷的沒幾家,湖堤上的樹也沒有砍伐!
我這進場也沒法施工啊!”
“嗯,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們再落實一下,催一催蔡鄉長。”馬科長點點頭。
這種情況,上一世余慶陽遇到多了。
地方政府上報,我們已經完成征遷任務了,把征遷補償協議拿出來說事。
可實際上呢,字是簽了,可是不落實等于零。
就以這個工地,湖堤上的楊樹大大小小有好幾萬棵。
前面拿了補償款,等你施工單位進場,想施工,可以再拿錢。
反正不拿錢,我就不砍樹。
要是有三五家,甚至十幾家,沒有砍伐,或者干脆沒有簽字的。
余慶陽可以強行動工。
可是好幾個村子,涉及上千戶老百姓,再借他個膽,他也不敢強行動工。
打,他能打幾個?
真鬧大了,別說他,就算是杜局長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征遷是業主的責任,余慶陽根本沒必要把這事往身上攬。
反正完不成征遷,工期就要往后順延。
拖上個把月,他也拖得起。
真拖時間長了,大不了把機械拖走,去干別的。
這邊什么時候具備開工條件了,什么時候再回來。
“馬總,湖西堤要是完不成遷占,我們進場也沒活干……”
“不能先干別的?”
“別的干什么?也就是湖區清表和挖排水溝。
湖西堤是主要棄土區。
按照設計的實施方案,湖區清淤的泥土主要用來加寬加高湖西堤!
所以,湖西堤完不成遷占,或者遷占不落到實地,我們沒辦法進場!”
“這樣,明天召開協調會,你也過來參加,把情況在會上說一說!”馬科長沉聲說道。
余慶陽說的情況,他們還真忽略了,直看著每天匯總上來,今天多少戶簽了征遷補償協議,忘了去落實簽完協議,有沒有執行。
這也主要是以前水利系統沒什么大工程,很少涉及到這么大范圍的征遷。
大家,包括杜局長都沒有經驗。
紅衛河項目就是因為沒有經驗,對困難估計不足,前期重視不夠,才造成的。
老百姓也是試量著來,前面看淹毀房屋,要十萬,一看你這么痛快。
人家老百姓不會說你好,反而會搖頭嘆息,自己要少了,要不他們怎么這么痛快?
到后面的人家,就會要二十萬,再往后會更大。
老百姓的胃口就是這么養起來的。
說完正事,余慶陽又和三位領導聊了一會,才告辭離開。
中午余慶陽就沒有吃飯,又餓又累又困,在指揮部算是強打精神。
回到駐地,洗了個澡,讓老丁給下了碗面條,吃完就回房間睡覺。
一覺睡到晚上,才被叫起來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