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個星期,布泰坦市那邊的廠區,已經都完成清表了,布泰坦市政府終于做出了決議,同意余慶陽提出來的方案。
簽字儀式搞的很宏大,請來了國內外好多的記者。
在中國駐阿機及利亞大使館外官員和阿極及利亞國家L.F.I.B(阿機及利亞外國投資局)官員的共同見證下,余慶陽和布泰坦市正式簽署了投資協議。
協議規定,余慶陽所代表的中國淮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無償為布泰坦市修建人工湖一座,包括配套設施,以及一座水電站!
而作為回報,布泰坦市免除淮海投資公司在布泰坦市所有投資項目的地方稅收。
簽完字,大使館官員和L.F.I.B官員以及布泰坦市的羅納德市長、余慶陽分別發表了一番講話。
臺下自然是一片閃光燈。
隨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余慶陽成了主角。
“余總,您好!我是中華社駐阿的記者,我叫陳梅,請問是什么促使您做出這項投資的?”
“第一,中阿友誼,中阿自1978年建交以來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合作···········
第二,作為一家大型企業,我們有著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良心!我自從來到阿機及利亞,深深感受到了阿吉及利亞人民因為飲水問題,受到的困擾··········
所以,我們公司決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阿吉及利亞人民一些幫助!”回答著記者的提問,余慶陽終于明白,為什么外交發言人,新聞發言人語速會那么慢。
雖然每一個問題,都經過了反復思考,但是還是怕說錯話,因為在這樣的場合,一旦說錯話,丟的不是自己的臉。
“余先生,請問您為阿吉及利亞投資巨資修建人工湖,有什么政治目的?”這是美國的記者。
“政治目的?呵呵!我們就是一家企業,投資修建人工湖完全是企業行為,從來都是為了商業目的,不存在你所謂的政治目的!
還是說,你們美國的企業到國外進行投資,都是帶有國家賦予的政治目的?”對于這種挑事的,余慶陽自然不會客氣,直接懟過去。
“我們國家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自然不會帶有政治目的,但是貴公司不一樣!根據我們的了解,貴公司是國有企業!”
“有什么不一樣嗎?企業存在的目的不都是為了創造價值?
難道你們美國的企業還有別的目的?
我之所以無償為阿吉及利亞修建人工湖,和你們美國的企業捐贈免稅有什么區別?”余慶陽反問道。
說完,余慶陽不在理會他,主持人也緊接著點下一個記者提問。
阿吉及利亞對美國人從來都沒有好感。
看到余慶陽懟美國記者,心里暗暗高興,自然不會再給美國記者反駁的機會。
美國記者雖然有一肚子的話,但是也只能憋下去。
至于他回去怎么寫,那是他的事,就算是給他繼續講話的機會,估計也不會寫什么好聽的話。
一切都是利益決定的,讀者喜歡什么樣的報道,這些記者就會投其所好,有傾向性的去報道。
因為你說中國人好話,沒有多少人喜歡看。
就像為什么老貓子的《高粱》能夠在國際上獲獎?
除了拍的確實好,更多的還是因為《高粱》反應了中國舊社會丑陋的一面。
不然國內拍的精彩的電影、電視劇多了,為什么沒有獲獎?
扯遠了。
余慶陽又回答了幾個問題,主持人就宣布新聞發布會結束。
余慶陽出了一身汗,感覺回答記者提問,比在工地上干一天活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