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簡單的過年方式,其實蘊含著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對幸福的渴望。
大多數中國人的幸福很簡單,就是一家人一塊吃飯,看電視,有酒有肉有魚,足矣。
你說這非洲連燒紙都沒有賣的,我還想著回不了家,給老人燒點紙呢。
余慶陽不止一次聽到有人這么嘆息。
過年給祖宗上墳也是一種風俗,大江南北都有這個風俗。
在國內可以看到,很多回不家的人,晚上在路口,畫個圈,給老人燒紙。
愿望很簡單,可惜這個簡單的愿望余慶陽真滿足不了。
上墳燒紙,可不是什么樣的紙都行的。
上墳燒的紙代表陰間的錢,代表后輩對老人的思念。
所以,余慶陽只能裝作沒聽見。
不過,心里也在考慮著,等過完年,發下一批貨的時候,一定讓他們捎點紙過來。
清明一定滿足他們的愿望。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就是年三十了。
傍黑天,趙鑫磊帶著一百多名奴隸趕回了工地。
勞務處處長先給他們洗漱用品和衣物,然后要求所有人去洗澡。
洗完澡開始登記造冊。
安排好住的地方之后,要求他們暫時待在房間里,哪里都不許去。
這不是虐待他們。
而是為了預防萬一。
誰知道他們之中有沒有人有傳染病。
為了大家的健康,在新進來的工人,都有這個程序,暫時隔離,等體檢結果出來,再安排工作。
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所以只能先把他們隔離起來。
營地大院里,早早的搭好了一個臺子。
那里是表演節目的舞臺。
余慶陽強制要求,每個科室都要演一個節目,所有領導層也要表演一個節目。
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上去講個笑話,學狗叫都可以,但是必須有。
天還沒有完全黑,院子里已經點起了一堆堆篝火。
一張張桌子在院子里擺開。
篝火是用的當地一種木頭,據說有驅蚊的效果。
這種木頭,燒著沒有刺激性的異味,反而有種淡淡的清香。
不過,非洲這邊的黑人,驅蚊并不是用這種木頭。
他們用的方法,中國人享受不了,或者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享用不了。
是用牛尿加一種紅色的石頭磨粉,拌和成膏狀,涂抹到身體上。
看過制作了一次,余慶陽差點沒吐出來。
晚上過節不光是中國人,除了新來的工人,其他的柏柏爾人也都被邀請參加。
晚上七點多,大家都來到院子里做好。
廚師長老王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
中國人過年講究的是有雞有魚有肉。
雞和魚是必須的。
雞象征著大吉大利。
魚代表著年年有余。
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晚上不光有雞有魚有肉,還有三尺長的大龍蝦,臉盆大小的螃蟹。
桌子上擺的慢慢當當。
這還不算完,院子里篝火上還架起了燒烤架。
烤駱駝,烤羊,都是整只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