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總,你說的太好了!我還有個疑問,我看現在地下車庫好像已經全部完成,為什么現在才發現出現質量問題?”一個記者先是夸獎了一句,突然發問道。
這個問題不在他們和媒體協商的問題之內。
面對鏡頭,邢翔反應非常快,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必須承認,我們的監管出現了漏洞!
比如按照要求,混凝土澆筑,監理工程師必須旁站!
現在看來,顯然監理單位沒有做到!
所以,我們接下來,除了起訴施工單位之外,還會追究監理單位的責任!”
邢翔的話一出,旁邊不遠的監理單位負責人,聽了邢翔的話,差點哭出來。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德昌建筑監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軍默默的嘆了口氣。
悔不當初啊!
這個工程嚴格說起來,并不是他們承接的工程。
是別人拿他們公司的資質承接的工程。
這種事情很常見,借資質投標干活,很普遍。
但是借資質干活,風險也很大,就像現在這樣,一旦出了質量事故,借資質的人固然跑不了,出借資質的公司更是擺脫不了責任。
小問題還好,賠點錢,最多就是公司聲譽受損,影響以后承接工程。
可是,現在已經不是以后能不能接到工程的事了,而是公司以后還能不能存活下去。
幾個億的經濟損失,他們德昌監理把公司賠給人家都不夠。
“邢總,剛才我們采訪了一下工地的工人,根據一些人的說法,說是你們華禹置業在小題大做!
抽筋并不影響工程質量,是你們借機敲詐勒索!”
“呵呵!這位記者同志,你是那家媒體的記者?”
“什么意思?邢總打算找我們單位,投訴我?”
“那倒不至于,我還不至于和一個小丫頭過不去!
關于你小題大做,不影響質量,敲詐勒索的說法。
我不知道是誰告訴你的!
我想請問這位記者同志,也許你不是專業人士,但是請你以普通人的思維想一想,一座建筑物,鋼筋減少一半,會不會影響工程質量?
本來一座抗震十級的建筑物,因為減少了一半的鋼筋,也許正常情況下他不會倒!
可是,這座建筑物變成了抗震五級甚至四級的建筑物。
你認為這是不影響工程質量,是小題大做?
換成你,你愿意花抗震十級的錢,去買抗震四級的房子?
還有,這位記者同志,請你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拆除這些地下車庫。
而且私下罰點款,扣點錢,然后繼續以抗震十級來宣傳。
萬一哪天發生地震怎么辦?
當國家通報要發生七級地震了,請大家疏散到空地。
我們的業主,買我們房子的業主會怎么想?
會不會想著,我的房子是抗震十級,才七級地震,沒事,然后安穩的待在家里!
接下來,真的發生七級地震,請問這位記者同志,會發生什么樣的慘劇?”
邢翔一連串的假設,一連串的反問,把那位挑刺的記者問的滿臉通紅。
強自爭辯道:“這只是你的假設,你怎么確定現在的房子只能達到抗震四級?
包括你所謂的地震,也都是出于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