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市污水處理只是老運河治理的一個分部工程。
老運河承載了濟州人的記憶,也默默承受著濟州市發展帶來的自然壓力。
直到現在,老運河不堪負重,再也無法消化日益增長的污水,變成了黑臭水體。
老運河治理,不是單獨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第一步就是污水處理廠的建設。
第二步是截污工程,市政管道的改造,排污企業管道鋪設。
第三步才是老運河的清淤工程。
第四步是老運河景觀提升工程。
第五步則是老運河沿岸建設文化長廊。
直到最后一步,華禹投資公司才能產生收益。
所謂的文化長廊,其實就是一條建在老運河邊上的商業步行街以及步行街。
老運河文化長廊承擔了街邊公園,文化廣場的某些功能。
經過治理改造后的老運河將成為濟州一景,老百姓休閑娛樂,早上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按照余慶陽的設想,老運河將恢復通船。
不過不是航運,而是休閑游河的觀光船。
而之前被余慶陽毫不客氣的否定的老運河治理方案,里面就一步,就只有老運河清淤。
弄個橡膠壩就感覺自己多么了不起,多么符合設計前沿。
那道攔水橡膠壩就是個坑,看似把污水截流在城市之外了。
卻也讓老運河原本的活水變成了死水。
這就像把別墅建在垃圾場旁邊,別墅修的再豪華,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建在垃圾場旁邊。
濟州市水利設計院的理念,把自己的眼睛捂住,不去看。
我看不見,就等于沒有污染!
也就是他們屬于濟州市水利局,這要是自己公司下屬的企業員工,早讓他們滾蛋了!
世界有多遠,就滾多遠。
“老運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濟州人!
我走訪老干部的時候,聽老干部們講,以前老運河的繁華。
以前,老運河來往船只絡繹不絕,十幾艘的拖船,派的像火車一樣長!
運河兩旁小商販,叫賣聲,喊價還價聲不絕,那時候的老運河真的是熱鬧非凡啊!
現在,又有幾個人愿意來老運河邊上?
就算是不得不路過老運河,也是捂著鼻子,匆匆而過!
我們欠老運河太多了!現在是還債的時候了……”
張華站在老運河岸邊,看著鏡頭侃侃而談。
隨行干部,雖然被老運河的臭氣熏得頭昏眼脹,但是領導沒走,他們也只能忍著。
張華帶著副市長、市政府辦公室,水利局局長、建委主任、環衛局局長、水利設計院院長,設計師等一行二十多人在老運河邊上站了兩個多小時,才離開。
中午在運河賓館設宴招待余慶陽,可惜豐盛的飯菜,沒幾個人動筷子,強忍著嘔吐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