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孫健開車趕到了。
路程比較遠,且從縣城到老家的一段路比較難走,做邁凱威會比較舒服一些。
路上,剛上高速,余慶陽就靠在座位上睡著了。
昨天晚上,他的體力消耗有些大,走路都發飄。
再次印證了,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
哪怕是一塊沒有開墾過新地,也能把牛累死。
一覺醒來,已經下了高速。
因為出發的時候,已經九點多。
這會兒,已經快中午一點了。
還有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大家找了一家飯店,吃了點東西,才繼續上路。
下了高速,路變得有些顛簸。
當然只是有一點,鳶都的路比起濟州市、牡丹市的路,可是要好太多。
坐在車里,隨著車子的晃動,每一會,余慶陽又睡著了。
一直到被老爸叫醒,才發現,車子已經停在了老家的村口。
余慶陽起身,搓了搓臉。
拉開車門,跟著大爺老爸下車。
好多人站在村口等著他們。
這些也都是余慶陽的親戚,不過都是叔伯大爺或者是唐叔,也就是一個老爺爺,一個老老爺爺的,關系還算比較近,沒出三服。
當然也有五服之內或者出了五服的親戚,都在村口等著迎接他們。
準確說是迎接大爺。
“福生大哥回來了!”
“福生回來了?”
“福生叔!福根叔!”
村里的人紛紛迎上來和大爺老爸打招呼。
“福山大哥,你身體怎么樣?”
“富民哥,你這怎么柱上拐杖了?”
大爺和老爸也紛紛和老家的親戚敘話。
“這是陽子吧?都長這么大了?真好!”
“陽子該大學畢業了吧?你可是我們村第二個大學生!”
“陽子有孩子了嗎?什么時候結婚?”
“沒有孩子,結婚還早……”余慶陽也回應著親戚們的問候。
只是,哪有先問有沒有孩子,再問結沒結婚的?
反正不管怎么說,都是出于關心。
這一聲聲問候,都是發自內心,大家臉上的笑容也是那么的真誠。
一路說著話,來到余慶陽家的祖宅。
余慶陽的爺爺是解放前是地主,所以祖宅是一套挺大的四合院。
因為村里大部分人都姓余,余慶陽的爺爺為人又厚道。
所以,解放后,定的成份是富農,而不是地主。
要不,余慶陽的大爺也撈不著上大學。
祖宅保護的很好,余慶陽的老爸前幾年,專門花錢翻修了一遍。
加上叔伯大爺(余福山)家,一直都盡心照顧。
這次知道余福生兩兄弟回來,又專門打掃過,所以住人沒有問題。
余慶陽打開汽車后備箱,和孫健一塊把東西搬進屋里。
大爺和老爸開始分發禮物。
其實也沒什么好東西,就是一些煙酒和點心糖果。
一家送一條煙兩瓶酒,家里有小孩的,再多送一包點心糖果。
發完禮物,大家都沒有走,聚在堂屋里說話。
堂屋坐不下,還有好多人蹲在堂屋外面,聽里面的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