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陳永發想要成立建筑設備租賃公司的時候,余慶陽就考慮過塔吊租賃的事情。
只不過,余慶陽不想過多干涉下面子公司的經營,所以最終沒有提出來。
塔吊租賃是門好生意,如果是余慶陽剛重生那會,有機會搞個大型塔吊租賃公司,肯定會全力以赴。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視野開闊,思想也隨著發生著變化。現在塔吊租賃生意,對于整個華禹投資來說,也就是一項差不多的投資而已。
“可以啊!塔吊租賃挺不錯,既能增加公司收益,又能解決就業安置!”余慶陽笑著點點頭。
相比起塔吊租賃賺的那點,余慶陽更看重的是開展塔吊租賃能夠提供多少工作崗位。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作為國企的掌門人,余慶陽要操心的不光是公司效益,還有就是職工子弟的就業安置。
原來的華禹投資自然沒有什么壓力,新成立的公司,需要安置的子弟不多。
但是隨著收購泉水一建等五家公司后,情況發生了變化。
泉水一建這些公司都是老牌國企,有大量退休職工的同時也有著大量的待業青年等著公司安置。
這些等待安置的待業青年,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學歷不高,最好的也不過就是技校畢業。
有人可能回事,干工程,就那么回事,文化程度不重要。
其實真不是那么回事,干工程同樣需要文化素養,文化素養往往就會決定一個人在職場的成長高度。
前期也許無所謂,高學歷和低學歷的差別不大,但是當你成長到一個高度之后,學歷就會成為制約成長的瓶頸。
當然,也有不少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了瓶頸,但那些人在龐大的工程隊伍中只是絕少數。
大家可以看看周圍,可以說中大型工程中,幾乎沒有技校畢業生擔任工地技術總工的。
這就是學歷,文化素養帶來的差異。
華禹投資能夠安置這些待業青年,但是為了不被這些待業青年拉低整個公司的素質,必須要分流。
而陳永發提出來的塔吊租賃業務,就是一個很好的分流渠道。
你干不了高精準的測量放線,那么去開塔吊,當塔吊司機總沒有問題吧?
“不過有一點,你們要考慮好,你們搞塔吊租賃肯定不可能只購買十臺二十臺。購買塔吊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你們準備怎么解決這部分資金?”
“余總,我現在只是初步設想!
現在租賃市場上有大量散戶,他們少的有一臺或者兩臺塔吊,多的有四五臺塔吊!
因為小,散,所以不好租賃,租賃出去在保養維護,定期安全檢查上也都存在問題!
現在工地上出問題的塔吊并不是那些過了報廢年限但沒有報廢的,而是那些保養維護不到位的塔吊!
所以我打算把這些散戶聚攏起來,我們提供專業的保養維護,定期檢測,以及對外租賃服務……”
余慶陽聽明白了陳永發的套路,這種套路并不少見,類似于現在的運營車輛掛靠服務。
比如最成熟的出租車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