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余慶陽走出基地。
基地外面,早已經形成一個集市。
相比廠區那種自發式的集市,這里多了一些管理。
由項目部雇傭當地人進行管理。
主要是負責衛生和集市的秩序。
這里的集市,一開始主要是向基地出售貨物,后來逐漸發展成了他們自己互相交易貨物的集市。
各種叫不上名字的水果,柏柏爾人自己種的蔬菜,鮮活的牛羊駱駝。
還有一些野味,羚羊、馬鹿、野驢,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鳥類,一開始還有人拿猴子,蜥蜴來販賣,但是見基地不要,漸漸的也就沒人過來賣了。
因為,賣給當地人,實在賣不上價格,費力去捉猴子和蜥蜴,都不如去沙漠邊緣尋找石頭木。
石頭木是當地人的叫法,翻譯過來的,就是像石頭的木頭。
工地采購部一直都在大量收購木化玉,然后集中運回國內,賣給家具廠,也算是項目部的一個創收。
基地門口附近小孩子很多,有的是大人在工地做工,有的是大人在集市上賣東西。
他們都是在等著工地食堂的剩飯。
因為非洲的氣溫,剩飯不能留,都要接著處理掉。
于是食堂的王大廚,就把這些剩飯送給門口的小孩子。
一開始也就六七個小孩,慢慢的變成現在三四十個,多的時候能有五六十個小孩子。
不得不說,中國人還是很善良的。
這些小孩子在這里,不光是有剩飯吃,一些善良的女職工,還經常給他們水喝,甚至會時不時的買一些水果送給他們。
這么做的好處也不是沒有,而且是很大。
附近幾個部落都很擁護項目部,有工人干活不好,被處罰了,想要鬧事,不用保安出面,部落的頭人就會搶先處理。
拿著鞭子把鬧事的人趕跑。
所以,石油小鎮附近的柏柏爾人雖然依然和大多數黑人一樣,懶惰,墨跡,得過且過,發了工資就買了糧食回家,吃的差不多了再來干活。
但是,石油小鎮的地方關系非常的和諧。
這說明,柏柏爾人雖然懶惰,但還是知道感恩的。
“老程,把這些孩子集中起來,抽調一名翻譯,教他們中文。
改變要從娃娃抓起!
也許他們學不了多少知識,成不了大學生。
但是只要他們會說中國話,認識一些中國字就行。
也許幾年以后,我們就會多一批忠實的,能干的非洲工人!”余慶陽笑著對跟在身邊的程耀增交代道。
“余總,您這個辦法好,叫這些孩子中文,花不了多少錢,但是能夠讓他們這些部落的人感激我們,以后也更好管理!”程耀增笑著附和道。
“嗯,打電話,讓張強送一批童裝過來,讓這些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還有書讀,你認為他們的家長會怎么樣?
估計,你拿鞭子抽他們,他們也不會走!”余慶陽笑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是國內國外,甚至非洲,當父母的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給予無私的愛。
當然也有少數不負責任的父母,但畢竟只是少數。
大多數都愿意為了孩子付出全部心血。
……
來到工地現場,一處工地上,一個帶著紅色管理安全帽的黑人,正掐著腰,大聲訓斥一幫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