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洛倫茲先生,技術股份的比例,按照國際慣例,百分之二十最合適!
我承認,沃爾沃很優秀!但是,他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比如日本的小松,日立,神鋼,德國的德馬格,特雷克斯,利勃海爾,美國的卡特,都是很不錯的工程機械!”
“余先生,你說的不錯,但是據我所知,你說的這些品牌里,小松能夠和我們一比,但是他們已經和貴國達成了合資!
卡特彼勒也不差,但是和沃爾沃比起來,他們的機械都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笨重且費油!
德馬格、特雷克斯和利勃海爾暫時沒有去中國投資的意向!
所以,只有我們沃爾沃最適合你們!
百分之二十八,不能再少了!”羅伯特·洛倫茲說了一大通,最后還是降了兩個點。
“洛倫茲先生,我可以同意你的百分之三十的要求!
但是,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貴公司不得設立技術壁壘!在技術上對我們進行保留!
并且在五年之內,幫助我們建立工程機械設備研發中心!”余慶陽又提出一個新的要求。
“余先生,你是一個誠實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
關于技術公開和幫助你們建立研發中心,這一點我很抱歉,這已經超出了董事會對我的授權!”
“洛倫茲先生,你要清楚,我們并不是白學習你們的技術,我們付出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并且,如果是專利技術,我們會按照規矩,支付貴公司專利使用費!
所以,公開技術,不設立技術壁壘,幫助我們建立研發中心,這是我們合作的前提條件!
或者說,洛倫茲先生,你需要什么樣的籌碼來說服董事會?”余慶陽堅持道。
和你們合作,就是為了技術。
你像小松一樣,關鍵技術保留,在日本生產,只是笨重的車身在國內生產,那合作還有什么意思?
談判自然不是一次就能談成的。
第一次會談,在技術公開上陷入僵局。
余慶陽一點都不著急,畢竟是自己想要學習人家的技術。
接下來幾天,余慶陽參觀了瑞典總部,位于波蘭和法國的生產基地。
余慶陽在瑞典停留的時間比預計的時間更長。
為了能夠直接和董事會成員對話,余慶陽通過大使館,舉辦了一個酒會,邀請了在瑞典的幾個董事參加。
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努力,終于讓沃爾沃松口,同意放開關鍵技術,余慶陽為此付出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落后就要挨打,想要短時間追上人家幾十年,上百年的技術積累,就要花高價。
對于付出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就能得到沃爾沃挖掘機,鏟車,攤鋪機,平地機等幾十種工程機械的全套技術,余慶陽很滿意。
他的底線是百分之四十。
余慶陽代表淮海投資和沃爾沃集團CEO羅伯特·洛倫茲,在中國駐瑞典大使,以及眾多媒體的見證下,簽下合作協議備忘錄。
正式的合作協議,要到魔都去簽!
因為魔都市國資委是另外一個股東,要三方共同簽訂協議。
淮海投資再一次響徹天地,被廣大中國人熟知。
上一次是阿吉及利亞水泥廠,雖然也有記者去采訪,但是在國內引起的影響并不大。
這一次不一樣,余慶陽直接上了央視新聞聯播,雖然只有短短一兩秒的鏡頭。
但是,余慶陽還是接到了許多來自國內的祝賀電話。
這還僅僅是備忘錄,如果正式合同,怎么不得給五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