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好像很容易的樣子,剛開始用3g手機,4g就出來了,4g還沒用幾年,又開始實行5g了。
其實科技的發展的每一步,每一點點的進步,背后都有著許許多多科研人員,廢寢忘食的去探索,發現。
重生不是萬能的,余慶陽也沒辦法去搞什么黑科技,更沒有系統幫助去提升國家的科技。
重生更多的是為余慶陽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大方向,讓整個公司的發展不至于偏離方向。
一些新興行業,在別人還在觀望,猶豫的時候,他可以率先進去。
但是涉及到科學技術,余慶陽能做的真不多,只能是提供資金支持。
還是需要許許多多的科研人員,許許多多的大學生,研究生夜以繼日的去實驗,去摸索。
可能有人說你一個搞基礎建設領域投資公司要什么高科技,搞什么企校聯合研究。
其實不然,基礎建設領域也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
比如川藏鐵路或者地鐵隧道,又比如后世的珠海大橋,這些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
單單一個混凝土的標號,混凝土里面的添加劑,就需要無數科研人員,進行無數次的實驗,無數次的探索才能最終得到想要的配合比,想要的添加劑的配方。
還有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修路,無論是高速路,還是大型市政道路,水穩攤鋪前都需要先做試驗段,才能最終確定配合比。
其實這些配合比已經在實驗室里做了無數次的實驗,但是拿到現實中來使用,還是需要進行現場實驗。
像華禹水務現在投資的污水處理廠,說起來很厲害。
好像也沒做什么實驗,就搞出來了。
不要忘了,那些工藝技術,都是花高價從德國人那里買回來。
活性污泥和人工濕地的復合工藝,那也是因為,鵬城水科院進行了許多次的實驗,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了成功。
所以說,華禹水務的復合工藝其實就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的,是別人無數次的實驗成果的實際應用。
“我聽說,你在長安和高書記他們談尾水再利用的事情!
這一塊,也可以在咱們泉水市搞!
咱們泉水市也是缺水的城市,黃河水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源。
所以我對你提出來的尾水再利用非常感興趣!”周市長主動提起了尾水再利用的事情。
余慶陽則感嘆,這個世界真的沒有秘密,自己在幾千里之外的長安說的話,談的事情,這么快就傳回了泉水市。
“周市長,咱們市里愿意支持搞尾水再利用自然是好事,對我們企業的發展有利,對國家節約用水也有利!
只是,還是那個問題,尾水再利用單靠我們企業的力量想要做成這件事,真的是太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