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就要有大公司的氣魄,和其他公司比人脈,比關系去接工程沒什么意思!
我們要接,就接別人干不了的工程,接別人不敢接工程!
這一次對我們所有施工企業都是一次機遇!
我會聘請長安大學和同濟大學的教授,來參與技術指導!
這次是淮海工程總公司中標了,但是我希望你們其他幾家公司,也都抽調出精干力量,,參與到黃河大橋的施工中來。
這對你們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紙面上學習的再多,不如實際操作學的扎實。
余慶陽希望借這次黃河大橋項目,為旗下所有施工公司培養一批骨干力量。
“是!我們一定抽調最精干的技術力量參與進來!”
感受到了余慶陽的重視,幾個老總不敢怠慢,連忙保證著。
同時臉上也都露出驚喜,這是用淮海工程總公司的項目為他們大家培養技術人才。
是大好事!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老陳回去抓緊時間組織施工力量!
尤其是樁基隊伍!
我的意見是,能自己培養,還是要自己培養!
以后,深樁基,超深樁基的工程會越來越多!
外面的隊伍良莠不齊,與其出了問題,再去調整隊伍,不如我們自己培養一支能干的隊伍!”
“余董,我們就是這么想的,我們淮海工程總公司已經注冊成立了基礎分公司!
就是為組建樁基隊伍準備的!”陳永發笑道。
陳永發還是很有頭腦的,總能領先別人一步,找到好的盈利項目。
目前華禹旗下七家施工公司,就數淮海工程總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最多。
頗有后來居上,超越華禹二建的勢頭。
黃河大橋項目,最近牽扯了余慶陽非常大的精力。
就連華禹城市發展集團并入國資委這么重要的事,余慶陽都沒怎么重視。
變更歸屬后,按說余慶陽該去拜訪新領導,向領導匯報工作。
可是,這都快一個月了,余慶陽就去國資委開了兩次會,單獨向領導匯報工作一次都沒有。
這是一件很不合理的,或者說在官場上是大忌。
可余慶陽就這么干了。
在他看來,不就是換個婆婆嗎?
現在華禹公司在省委領導那里都掛了號的,還怕國資委會為難自己?
這一次,余慶陽是真的躲不過去了,國資委老大黃主任親自打電話讓余慶陽過去匯報工作。
“領導,您找我?”來到黃主任辦公室,余慶陽訕笑著問道。
“是啊!你余董是個大忙人,你不來向我匯報工作,我只能親自叫你過來,向你轉達省委領導的指示了!”
“領導批評的對,是我沒有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我向領導檢討,以后一定積極主動的向領導匯報工作!”余慶陽連忙承認錯誤。
不怕國資委拿捏自己,不代表余慶陽敢當面不給國資委領導面子。
場面上的工作必須要做。
“經十東路項目的事情你都聽說了吧?”黃主任也沒和余慶陽多繞彎子,直接說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