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線涉及到的各區區政府一二把手也全部都是工作組成員。
至于各街道辦事處的書記主任,更是全部走出辦公室,走到一線,去做拆遷動員。
從市里到區里,再到街道辦事處,全部都劃片,直接責任到人。
每個人負責哪幾戶的拆遷,直接寫到了紙上,落實到書面上。
限時完成拆遷,完不成先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強大的壓力,帶來的就是強有力的執行力。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經十路的拆遷工作就完成了三分之二。
搞過拆遷工作的都知道,前面的三分之二,甚至五分之四都是最簡單的,真正的困難,往往都是來自剩下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為了趕時間,經十路實行的也是總承包管理模式。
經過內部評標,經十路交給了華禹一建擔任總包管理單位。
華禹項目管理公司和市政府的代表共同組建指揮部。
隨著分包單位招標的時間臨近,東山省的各個施工企業,開始各顯神通。
通過各種關系,想要參與到經十路的施工中來。
華禹投資作為投資方,余慶陽也接到了不少電話和條子。
這些人真的是神通廣大,余慶陽接到的電話,甚至有好幾個是從京城打過來的。
經十路全長九十公里,分了十個標段,余慶陽又把綠化單獨拿出來,分了五個標段。一共十五個施工標,五個監理標。
二十個標,自然無法照顧所有的關系戶。
余慶陽接到的電話,條子不少,指揮部那邊接到的電話和條子更多。
畢竟,以余慶陽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不是誰都能給他打電話,遞條子的。
一次工程調度會后,指揮部政府方代表,泉水市建委副主任林智寬和華禹管理公司代表房志高找到余慶陽。
“余董,您看現在怎么辦?算是監理和第三方檢測和跟蹤審計,也不過是二十五個標。
可是,現在有一百多家單位參與競爭。
省里,市里,區里,我現在都有點害怕接電話了!”林智寬苦惱道。
“董事長,我這邊也是,不過我都推給您了!”房志高說著不好意思的摸摸頭。
“哈哈,推給我就對了!”余慶陽大笑道。
“可是,這電話還是不斷啊!好多年不聯系的同學也找上門了。”房志高滿臉苦笑。
最近一段時間,被騷擾的不輕。
“其實這個很好解決,兩個辦法。
一個是搖號,先進性資格預審,所以附和條件的企業,編上號,然后進行搖號!
搖中誰是誰,沒偏沒向!”
“這個辦法好!只是……經十路是省委領導親自督辦的項目,搖號是不是有些兒戲?”林智寬雖然感覺這個辦法好,但是心里有他的顧慮。
畢竟,林智寬不像余慶陽混企業的,沒那么多顧忌。
“一輛大車,如果有人往前拉,有人往左拉,有人往右拉,有人往后拉,最終的結果是什么?”
“呃,大車停在原地不動!”林智寬不知道余慶陽說這個什么意思,但還是回答道。
“對啊!這么多企業都找關系,那么最后就等于大家都沒有關系!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想著怎么照顧好那些關系,讓所有人都滿意!
那樣的結果,只能是有更多的人不滿意!
就算是中標單位,也有可能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