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陽通過這個帖子,發現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施工現場人員的商務公關能力培訓。
現在公司這些新人都是大學生,能夠留下來的都是適合干工程的人,未來要當成的項目經理培養的。
而商務公關能力,是項目經理必備的素養之一。
公司高速發展,現在項目上都把精力放在技術的培養上面了。
其實,這里面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場管理和商務公關能力不是上幾堂課就能培養出來的。
這個很考驗個人的天賦。
余慶陽一直都認為,情商是天賦,雖然后天可以培養,但是后天培養情商,往往是事倍功半。
非得在社會上摔打幾回,摔個鼻青臉腫,才能學會一部分。
但是,培訓一下,總比不培訓強點。
第二個問題是監理的問題。
華禹旗下現在有三家監理公司。
通過剛才的那個帖子,余慶陽發現自己對監理公司的發展有些不夠重視。
現在的監理公司,年輕人很少,大多都是一些退休的老人,素質可以說是良莠不齊。
干工程多了,總會遇到各種奇葩監理干的各種奇葩事。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監理的工資低,吸引不到高素質的人才。
現階段的監理,要么是各機關單位的退休人員,要么是業主直接委派下屬某個單位派人來充當監理。
現在國家雖然開始逐漸重視監理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但是重視程度還不夠。
膽拿監理工程師的資格證來說,如果余慶陽需要,可以直接找建委或者水利廳,根本不需要考試,說句話,就能辦下一大批監理工程師的資格證來。
可見,現在的監理隊伍有多么混亂。
外面的監理公司余慶陽管不到,最多開黨代會的時候,提一句。
但是,自己旗下的三家監理公司,他還是能夠管得到的。
余慶陽在本子上記下兩條,一,加強現場施工員,技術員的管理能力和商務公關能力的培訓;二,加強監理公司的管理,提高監理公司的待遇,提高監理人員都素質。
至于其他的,什么伙食不如其他項目部,宵夜只有方便面等等,這些小事,不需要他管。
記完之后,余慶陽又繼續瀏覽帖子。
這個帖子也是吐槽監理的,說什么監理太懶,把監理日志,監理資料都扔給他來干,反過來,每次驗工序的時候,還總是拿他資料不齊來為難為難他。
余慶陽都不用看下面的回帖,這樣的事不稀奇,他自己也遇到過。
繼續往下翻,余慶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帖子。
不是吐槽項目部領導或者伙食的,也不是吐槽監理的,而是一篇日記。
“2003年2月18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進入華禹一建的第一百一十二天。
也是我上工地的第二十三天,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冬天也能把人曬黑。
我感覺自己的皮膚變得越來越黑,也越來越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