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非常美觀,最起碼看設計效果圖是如此的。
亭臺水榭,小溪流,人工湖,假山上潺潺流水形成人工瀑布。
效果圖里甚至把湖里的養的錦鯉描繪了出來。
只是,因為之前余慶陽的突然插話,后面的匯報雖然精彩,但是很多人都有些心不在焉。
最起碼盧老師和顧汶他們都有些心不在焉。
都在思考著余慶陽之前提出來的問題。
盧老師心里忍不住感慨,自己這個學生,心是真大!眼光前瞻性也是非常高!
當國內其他水處理企業還在摸索前行,小心試探的時候,華禹水務已經迅速占領了幾大重要城市。成為國內最大的污水處理企業。
并且又進一步,把目光轉向了其他水處理企業還都沒有觸及的污泥處理工藝研究上面。
也同時為自己當初毅然接受余慶陽的邀請感到慶幸。
也正是那一個電話的邀請,他的整個人生軌跡都發生了改變。
親自見證了國家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并且是親身經歷,參與了水處理行業的發展。
“余董,我們同濟大學在水處理方面還是很有研究的。
這之前的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就是他們參與設計的!
你看,你那個污泥處理的研究,是不是讓他們也參與進來?你們雙方可以強強聯合,爭取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孫副市長也沒有專心聽匯報,而是小聲和余慶陽商量著。
孫副市長作為直轄市,經濟之都的副市長,眼光還是有的。
也許之前沒有注意污泥處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在余慶陽提出來之后,孫副市長敏銳的意識到,污泥處理的研究刻不容緩。
污泥處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然,就像余慶陽說的,花了大力氣,花了大價錢治理了污水,結果回頭污水產生的污泥又把水系給污染了。
那可真成了笑話!
殊不知,后世,孫副市長心里的這個笑話,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前腳治理,后腳污染,然后再治理,再污染,已經形成了一個循環。
“孫市長,我們華禹水務設計院可是有不少同濟大學的高材生!不僅有同濟大學的高材生,還有北大,清華,中科院,復旦,武漢的高材生!
我們公司一直都非常注重與大學的合作!”余慶陽小聲笑道。
“至于說和同濟大學就污泥處理工藝這個項目進行聯合研究,我們肯定是非常愿意的!
還希望孫市長幫忙從中牽線搭橋,促成此事!”
余慶陽一邊表示自己公司有很多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一邊又請孫副市長幫忙牽線搭橋。
看似好像說了一堆廢話,其實余慶陽的這堆廢話,已經把供需關系給扭轉了。
從分管科教衛生的副市長的建議,指示,變成了余慶陽送給孫副市長的人情。
余慶陽的話就是告訴孫副市長,我們華禹水務設計院不缺少科研力量,和這些大學也一直都有聯系。
但是,現在我把促成校企聯合科研這塊蛋糕送給你了,讓你拿去,增加履歷,增加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