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術分為三重境界,“明勁”,“暗勁”和“化勁”。
練成“明勁”者,鍛煉骨骼,肌肉,拳腳功夫,整勁,腰馬合一,氣沉丹田,力發周身,可爆發千斤的力道,稱為拳法高手。
練成“暗勁”者,冥想,沉思,苦行,感悟人生大道,開發身體潛能,強化皮膜,骨髓,神變如龍,可稱拳術大師。
練成“化勁”者,以心入無間,以武化神通,洗練一身血液,行種種不可能之事,謂之拳術宗師。
程立一年前暗勁通達全身各處,皮膚敏感至極,對身體掌控至巔峰境界,“一羽不能加,一蠅不能落”,成就“化勁”,不過那只是“化勁”的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拳術由凡入仙的過程。
修為提升后,程立反思自己所練過的拳術,將從老爺子那學到的,與人交手見識過的所有武術去糟留精,自創“十二道散手”,自此“拳術”進入另一番境界。
能自創武功者,宗師境界也。
今天程立第一次將自己所創立的拳術施展出來,對手就是超越人類體能極限的美國大唐雙龍之一的“唐蓮溪”。
只見程立彎腰低馬,飛步一躍,瞬間跨越十米距離,雙手如風如雷,分別刺向唐蓮溪的肚臍和心坎,使用的正是他自創十二散手中的唯一身法--“俱留遁地閃”。
“俱留遁地閃”,結合“形意拳”中的飛撲身法與“八卦掌”的游龍勁,蘊含仙神般的拳意,爆發力十足,十米之內,程立任意縱橫。
唐蓮溪也沒想到程立這個還沒“抱丹”的人,爆發力如此強大,微微一愣,可手上不慢,右手成圓,左手畫方,使出太極拳中“天圓地方”的手法,分別擋住程立的雙手。
兩人四手相觸,程立立刻變招,十二散手中的“太乙卷風雷”順勢出手。
程立右手如風,左手如雷,向內一卷,唐蓮溪的雙手就不受控制的向下一壓,耳邊甚至能聽到隱隱的“雷聲”。
“太乙卷風雷”蘊含拳術中的“聲打”功夫,通過震蕩全身肌肉骨骼發出“虎豹雷音”,使人聽覺受損。
唐蓮溪一個不慎只覺耳朵一疼,就聽不到任何聲音,不過他是“抱丹”高手,生命力強大,三秒鐘后聽力就會恢復,程立要的就是這三秒功夫。
只見程立右掌一抬,向上翻起,然后狠狠的往下一壓,正是十二散手中威力最大的“廣成碎虛空”。
傳說上古十二金仙的廣成子,執掌后天功德至寶“翻天印”,大印壓下,鬼懼神驚,有如五岳壓頂。
程立這一招“廣成碎虛空”就蘊含“翻天印”的意境,他的五個根手指,每一根都代表一座山峰。
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岳齊聚,威猛絕倫,就算唐蓮溪也不敢硬接,只見他雙手成圓,心意成圓,身體周身處處成圓,“太極圓融式”將身體化作一個個的漩渦,每一個漩渦就像一個黑洞,將程立的“廣成碎虛空”的勁力全部卸走。
唐蓮溪腳下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圓圈”,那是他用“太極圓融式”卸走程立的力量而留下的,每多一個圓圈就代表程立掌中勁力減弱一分。
十圈之后,唐蓮溪將程立最強一招全部卸走,自己沒受一點傷害,反而在程立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一個胯步就鉆進程立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