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自小練武,可與高手對戰的機會卻不多,一是因為大環境所致,二是因為他進步太快。
現在的社會平穩,其實對拳術來說卻不好,拳練的好不好,打一場就知道,可程立打的機會太少。
這里的打,其實是指與練家子交手的經驗,程立雖然混黑道,可惜黑道之中真正的拳術大師太少,而程立進步也太快。
得到“七輪藏神觀想法”之助,程立拳術境界進步非常快,五年前還差陳艾陽和程山鳴一些,如今竟然反超他們這些天才,都快要接觸“抱丹”的境界。這其中有好有壞。
好處是程立瓶頸少,不會浪費時間在瓶頸上面,要知道人類的體能是不會保持巔峰很久的,通常拳術進步最快的是十六歲到二十六歲之間。
這個時間段,人體體能逐漸到達巔峰,二十六歲之后,不管怎么保養體能都會出現微小的衰落,就算到達拳術巔峰,也難到體能的巔峰。
程立十六歲那年誤入歧途,拳術荒廢多年,雖然后來浪子回頭,重新練拳,可也荒廢了練拳的黃金時期。
好在他有“七輪藏神觀想法”,讓其心力大增,對自身的感應變強,可以有針對性的延緩體能衰退。
如今程立的體能正處于最巔峰的時期,只要在一年之內“抱丹”成功,他就有信心將體能的巔峰一直保持到五十歲。
所以“七輪藏神觀想法”對程立而言就是“外掛”般的存在。
不過成也“七輪藏神”,敗也“七輪藏神”,因為有這“外掛”,程立雖然補回了荒廢的時間,可惜卻少了與高手相爭的經驗,練法精進神速,可打法停滯不前。
此時的程立就像武俠的奇遇主角,空有一身渾厚的功力,卻無法完美的發揮出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倒也簡單,就是多與高手切磋交流,多經歷生死間的磨礪,功到自然成。
可惜現代社會是功夫沒落的世界,加上平穩的環境,程立到哪找那么多高手。
真正的武學盛世永遠都是風云動蕩,國家危難之際,想那些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武術家,哪一個不是千鋒磨礪,萬般打磨的高手。
程立的拳術就是缺了點磨礪,如今碰到年輕人這個好對手,自然不肯放過,可惜年輕人一心想走。
面對程立的“太乙卷風雷”,年輕人反手持刀,一正一反殺向程立,看似魚死網破,實際上腳步卻微微后退。
程立雙手一卷,拍飛年輕人的匕首,剛想冒進,心中卻突然生出警兆,脖子一扭,頭部微微一偏。
這時年輕人嘴巴一張,吐出一根鋼針,直射程立右眼,好在他及時偏頭,鋼針從他發間穿過,射到墻壁上,直沒墻內,可見年輕人的肺部爆發力有多強。
“少林梅花針?!”
程立愣神的功夫,年輕人丟下匕首就走,直接沖破窗戶,向樓下躍去。程立一個快步走到窗邊,然后就看見年輕人好像猿猴一樣,借助大廈涼臺每一戶的晾衣桿,像是蕩秋千一樣向下落去。
程立想了想沒有追去,回到房間收起年輕人的匕首就返回家中,他有種直覺,年輕人是為了程山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