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有人遭遇意外,需要心肺復蘇搶救,標準的流程是這樣:先評估現場環境安全。”
“再判斷病人有無意識:檢查呼吸,再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如果病人無呼吸和心跳,那就需要馬上進行心肺復蘇搶救。”
“先開放氣道,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的有效部位是兩乳連線中點,胸骨中下三分之一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一定要保證按壓的有效性。三十次有效按壓后,再兩次人工呼吸。如果是氣囊人工換氣,那必須保證氣囊與嘴巴的密閉性,不能漏氣。兩次人工呼吸后,再三十次有效胸外按壓。”
楊曉東在說了心肺復蘇術的要領后,示意江如楠在他身上做演示。
楊曉東在包廂內的沙發上躺下后,江如楠卻猶豫著不好意思上前。
她和楊曉東說,找他想學心肺復蘇術,只是找他的一個理由而已。
雖然她真的想掌握心肺復蘇技術,但要她在楊曉東身上練習,她又放不開。
特別是剛才楊曉東戲謔地問她,人工呼吸是不是也要練習后,她心里更窘了。
但她又不想被楊曉東看輕,或者被他看破心思,在楊曉東躺下再次講述了要領后,她還是硬著頭皮走到他身邊,按他所說的要領開始練習。
在判斷楊曉東是否有意思,檢查他的呼吸時候,因為兩人距離很近,她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
在伸出兩根手指搭在他的勁動脈上的時候,她更是緊張的心跳和呼吸都急促了。
還好楊曉東沒有調戲她,在她做動作的時候,還再次重申要點,并糾正她動作上的不規范。
江如楠兩交叉疊,準備開始按壓的時候,楊曉東再次糾正了她的動作。
沒掌握心肺復蘇術的人,在第一次練習的時候,兩只手交疊的規范者很少。
而這又是心肺復蘇術是不是規范很重要的一點。
還好,江如楠的領悟能力不錯,而且楊曉東又一再強調,醫務工作者必須掌握心肺復蘇術,“關鍵時候真的能救人一命!”
在江如楠練習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的調侃,而是教的很認真。
楊曉東的認真,也讓江如楠少了些尷尬。
不過在按壓了三十次,準備做人工呼吸操作的時候,她又尷尬了。
“如果在醫院搶救,那氣囊是必備的,但在戶外的時候,只能采取人工呼吸。”楊曉東并沒要江如楠真的對他做人工呼吸,而是和她說了人口呼吸的要領。
“保持患者仰頭抬頦,施救者用一只手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然后放開捏鼻子的手,五秒鐘后再次吹氣。”
楊曉東讓江如楠捏住她的鼻子,在不接觸他嘴唇的情況下,用力吹口氣。
江如楠還是照做了。
兩人雖然沒有最親密的接觸,但江如楠對著楊曉東嘴巴吹氣的時候還是俏臉紅紅,捏著楊曉東的鼻子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嚴肅一點,別想那么亂七八糟的事情。”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楊曉東鄭重地提醒江如楠:“今天既然教你,就希望你能一次性就掌握CPR技術,好好練習幾次,以后一段時間再鞏固一下,千萬不能忘記了各種要領。”
見楊曉東一臉嚴肅,而且沒有絲毫調侃她的意思,更沒有小動作,江如楠覺得很慚愧。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豁出去的心態下,她動作反而放開了。
練習了十幾分鐘后,因為太緊張,她累出了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