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些憋氣地道。
“聽說過,不就是說的孟軻的母親,為孩子的教養,多次選擇遷居的故事嗎……”
王子安瞥了他一眼,端起眼前的花茶,湊到嘴邊輕輕地抿了一口,這才云淡風輕地道。
“還行,看樣子還真讀過幾天書,但可惜啊,這書讀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頂多也就是識文斷字,能做個生意的水平,不能再多了……”
李世民和房玄齡、長孫無忌還好一些,杜如晦還真是第一次和王子安坐在一起聊天,聽得真是張口結舌,這個長安侯,說話實在是太錘了,太會氣人了。
有這么聊天的嗎?
“我怎么就不求甚解了,你說說——”
李世民給氣得,茶也不喝了,就瞪著眼看他。
“喲呵,你還挺不服氣,那好,我考考你——你說,孟母為什么要搬家?”
“不就是因為原來居住的環境,不利于孩子的教養嗎?”
李世民不由翻了個白眼,端起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大口,每次跟這狗東西聊天,都能氣得半死,太上火了!
王子安見狀,樂呵呵地喝了口茶水。
“那,你們現在告訴我,為什么教養孩子,就得選擇良好的環境?”
杜如晦聞言,不由心中一動,想起剛才王子安的提議自家孩子和趙節到北大營的事,主動接過話題。
“荀子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孟母三遷,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哪怕是圣人,在小的時候,也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是這樣嗎?”
王子安不由打了個響指,一臉贊嘆地點了點頭。
“孺子可——咳咳,怎么樣,老李,老房,長孫管事,現在服氣了不?你看人家杜尚書,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跟人家一比,你們那也好意思叫讀過書?”
杜如晦聞言,不由大汗,連連擺手。
“不敢,不敢——”
李世民和房玄齡、長孫無忌:……
我們堂堂的大唐皇帝和大唐宰相,在你這里還大老粗,實錘了!
“所以呢,你要把杜公子和趙節他們調到北大營,是想說東宮環境不好,不利于他們兩個人成長?”
李世民不由語氣古怪地看著王子安。
心說,你這孩子今天是不是傻了?
整個大唐,還有比東宮更適合他們成長的地方嗎?
不要說能跟太子常常親近,以后等太子登基之后,就會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但說那教育環境,東宮里面幾乎配備整個大唐最頂尖的鴻學大儒,當朝能臣。
當太子伴讀,那是求都求不來的福分!
王子安翻了個白眼,抱起茶杯喝茶,不想搭理他。
李世民:……
你這是什么個熊態度,信不信我翻臉了啊!
杜如晦也被王子安給秀得頭皮發麻。
這整個大唐,敢這么對待陛下的,恐怕也就這獨一份了。
他猶豫了一下,試探著道。
“你的意思,是怕犬子影響太子殿下?”
“杜尚書,你說得這是什么話——他們年輕人在一起,有名師教導,能相互切磋,良師益友,有什么不好的,怎么能叫影響太子殿下?”
一聽杜如晦這么說,李世民當即就把話接過去了。
王子安不由嘆了一口氣,伸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
“老李啊,親老丈人啊,不是我說你,咱讀書少,沒見識,就少說話,多聽聽人家杜尚書的高見不好嘛,干嘛非要出來獻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