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的堂屋里面此時非常的熱鬧。
劉大民兩口子坐在一邊,背后站著徐慶洲和王凱莉等永安建筑公司的員工。
而劉老太太一家三口坐在對面,滿臉凄苦,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而坐在最中間的,則是一個滿頭白發剃成平頭的威嚴老者,以及一個大腹便便的富態中年人。
這二位可不是一般人,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張家村里,這二位的輩分和地位都極高。
留著平頭的白發老者是張奕本家的五爺爺,之前做過小學校長,為本村最有文化的老人。基本上誰家有個婚喪嫁娶,都會請他來做執事。
至于旁邊那位看上去只有五十來歲,和張奕爸爸差不多大的富態中年,則是九爺爺。雖然年紀不是很大,但是輩分卻實打實的高!
再加上他兒子是張家鎮的副鎮長,所以在整個張家村,甚至整個張家鎮都有一定的地位!
劉老太太生怕搞不定張奕他們一家子,所以這次來的時候特地去了一趟兩位族老的家中,把他們請了過來。
“兩位叔,請您幫我們評評理,明明是我們老張家的孩子,我們要回去難道有錯嗎?”
劉老太太一副可憐的模樣哀求道。
五爺爺眼睛一瞇,看了看劉老太太一家三口,又看了看張大民夫婦,心中迅速的思考了一番。
原本按照村里的慣例,劉老太太說的很在理,孩子畢竟是他們張家的,人家爺爺奶奶過來要孩子就占了一個理字!
而再看張大民這邊,作為孩子的外公和外婆,看到孩子受欺負為他們出頭那是理所應當的。
接過來過幾天,等到劉家人登門認錯,然后就該把孩子送回去了!
可要是據為己有,不肯把孩子還回去,那就有些過分了。
農村的思維淳樸卻也腐朽。
在傳統的思想觀念里,不管當爺爺奶奶的怎么對孩子,就算再打再罵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
很多村里人至今都信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鐵律,甚至連許多年輕人同樣如此,如果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就直接大棒相加!
所以,縱然大家都認為劉大民兩口子為外孫子和外孫女出頭沒錯,可是不應該把孩子留下來。
但是,時代畢竟是在不斷進步的。傳統的封建思想也會被一些東西打破,比如說,強權!
張大民兩口子現在今非昔比,他們兒子張奕如今那可是張家鎮的風云人物!
就在昨天,連他們靈渠縣的高官都親自登門拜訪!由此可見,張大民一家不是好惹的。
所以五爺爺和九爺爺也得和顏悅色的跟張大民兩口子說話。
九爺爺年輕一些,和張大民歲數相近,便先開口說道:“大民啊,孩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大民肚子里也是有氣,便把昨天小雨告訴他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九爺爺和五爺爺聽完之后對視了一眼,心中也是各有計較。
在村里這種事發生的簡直不要太多,十對婆媳起碼得有九對是有矛盾的。至于兒媳婦帶著孩子回娘家,更是每天都有發生,大家早就習以為常。
只不過要鬧到兒媳婦帶著孩子鬧分家,這種情況相對就少了很多。畢竟以和為貴是農村人的基本思想,大家都不想弄得臉面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