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工作特別的拼,很快就被部門以模范員工的身份提報了上去。
張奕知道這件事之后,笑著說了一句:“給他發一筆獎勵!另外將這件事丟給朱彼得,讓運營部的人給我大肆報道,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在咱們這里做外賣小哥可以賺到錢!”
“是,不過您看發多少錢合適?五萬塊獎金怎么樣?我們現在還是要立個標桿。”
楊琦問道。
“不好。”
張奕搖了搖頭。
“激勵性的工作還是要做的,但是如果他錢賺到了,人也就變得沒有斗志了。”
“所以,送他一輛新的電動車!要一萬一輛的那種豪華款!以后他送外賣的時候倍有面子!另外給他一身阿尼瑪的工作服。獎金嘛,給5000就好了!”
張奕一副老資本家的模樣說道。
并不是他舍不得花錢。
而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商人,在給予員工獎勵的時候,也得想辦法將員工留下來。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要將自己公司優秀的年輕人留下來你該怎么辦?
那就給他買一雙非常昂貴的鞋子。
當他體驗過高級的鞋子之后,就不能再容忍劣質的鞋子了。而且為了做相應的搭配,衣服也得換更好的。
為了搭配衣服和鞋子,其他生活用品的質量也要往上面提。
他的**就會越來越膨脹,就會更加渴望金錢。如此一來,才能拼了命的去工作。
做老板,最怕的就是自己手下的員工太過佛系。
楊琦直呼內行,還是按照張奕的吩咐去做了。
于是乎,在網絡上,外賣小哥送外賣半個月就賺了一萬多,這件事在網絡上迅速爆紅!
“什么?送外賣那么賺錢?不可能吧!”
“我可是985畢業的,剛就業的時候一個月才八千多。他送半個月的外賣就賺了一萬多?這……這太氣人了啊!”
“生氣有什么用,有本事你也去送外賣啊?”有人笑著說道。
“這……”
嫉妒的人有,羨慕的人有。
不過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就是,真的有非常多的人放棄了手中的工作,來應聘做快遞小哥。
沒辦法,送外賣是個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工作!有手就行!
這也不是以前了,還得認識路。現在都帶著定位系統的!
一開始,也有些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不知道是不是宣傳的那樣,能掙那么多錢。
可是一打聽之后,問了聚美食先來的外賣小哥,發現還真是那么回事。
“是挺能掙錢的!就是辛苦了點,刮風下雨也得跑。不過只要你忍得下來,錢絕對掙得多!”
有錢就好辦了!
這個世界不缺能吃苦的人,而缺能掙錢的機會!
于是乎,越來越多的人都投入到了這個行業當中。
消費者、商家、外賣小哥,三方紛紛涌入聚美食這個外賣平臺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