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淡淡一笑,并不以為意。
因為他的奇跡手機,5000萬部已經在國內賣完了!
那是十倍于OV手機的銷量,是碾壓級別的。
……
正如張奕所說的那樣。
戴森的這種做法就類似于強行用銀針刺激穴道,然后激發內力一樣。
暫時雖然變得強硬了起來,但是副作用是非常大的。
由于他巨大的廣告投入,卻只換來了500萬的出貨量,造成了巨大的虧損。
季度報表一出來,發現高達70億元的虧損,股東們直接炸開了鍋!
他們紛紛站出來指責戴森的經營不利。
可是戴森也是有苦說不出啊!
往年這個時候,3000萬臺手機都賣完了。
可是今年投入的成本提高了三倍,銷售量只有六分之一!
這要是不虧損那簡直就是經濟學奇跡了!
“一切的問題還是出在奇跡手機的身上。這個張奕太可惡了,真的是要把國產手機廠商都給逼死嗎?”
戴森為了翻盤,各種手段全都使用了一遍。
其中,就包括買通大批的水軍在網絡上抹黑張奕。
什么:
“奇跡手機的性能真有張奕說的那么高?帶你看背后的真相!”
“藏在群眾歡呼背后的真相,實際上是壟斷者的陰謀!”
“奇跡手機剛買了半個月,發生了電池爆炸。使用者差點被燒傷!”
“奇跡手機拆機鑒定,內部大部分零配件都是國外大廠所產。實際上還是一臺組合機而已!”
這樣的言論被水軍悄悄的散播到了網絡上。
而且他還找了人,故意把奇跡手機弄壞然后拿去翻修,順便在網絡上以被害人的身份抹黑奇跡手機。
可是,戴森卻始終忘記了一點。
當一件產品的質量真正非常好的時候,消費者是最具有發言權的。
無論他在網絡上怎么搞,真正買到手機的人用完之后,對它的評價都是滿分!
所以他們就成為了奇跡手機堅定的擁護者。
盛世集團開展網絡公關反擊戰的時候,就有非常大的一批自來水主動幫奇跡手機反擊黑子的言論。
至于戴森找的那些裝作受害者的案例,更是石沉大海,沒有掀起任何的風浪。
你說奇跡手機有問題,不好使?
不好意思,難道我手里拿著的這臺性能超高的手機是假的嗎?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花里胡哨的做法都像是小丑的把戲。
戴森上躥下跳,到處想辦法打擊奇跡手機。
可是由于集團經濟實力、口碑、產品質量等方面落后太多,收效甚微。
新年過后,春季的發售又開始了。
張奕這一次減少了產量,只在全球范圍內推出5000萬臺奇跡手機。
主要是因為海外許多市場的進入比較慢,需要慢慢通過審核,才能獲準進入各國市場。
但是其中3000萬臺是發售在國內,對大米手機和OV來說,新一輪的挑戰以地獄模式再一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