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林雨涵和李子溪之前也講過,不過她們的人生閱歷當然比不上張奕,所以教給他們的東西也都比較粗淺。
孩子們聽著聽著就走了神,根本記不住什么。
可張奕不同,他本身就是出身于農村,對這些大山里的孩子非常了解。
知道什么樣的事情是他們愛聽的,什么樣的話語又是他們真的能聽得進去的。
所以在他的課堂上,通常都是一半時間教授書本上面的知識,一半時間給他們講述這些人生哲理。
讓李子溪都感覺到妒忌的是,孩子們竟然比起她們更喜歡這位張老師。
林雨涵卻一臉驕傲的說道:“那是當然啦!這可是張奕哥哥哎!在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做夢都想聽他上一節課,哪怕是花再多的錢都沒有這個機會呢!嘻嘻,咱們倆也算是沾了光啦!”
李子溪卻輕哼一聲,睥睨著她調侃道:“他可是沒少對你傳道受業吧?”
林雨涵小臉一紅,眼神蕩漾。
“那叫穿道授液。張奕哥哥可是交給我很多知識(姿勢)呢!”
說到這里,她古靈精怪的湊到李子溪的耳邊,小惡魔般說道:“要不要找個時間,讓他也給你來個特別指導啊?”
李子溪嚇得頓時后退了好幾步,面紅耳赤的說道:“你們之間的事情不要牽扯到我。我……我可不是那么隨便的女孩子。”
林雨涵撇了撇嘴,“哼,隨便你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
大青山連綿的大雨造成的道路坍塌事件,不光有林雨涵向張奕求助。
在這之前他們也向新聞媒體和官方提出過救助的要求。
不過由于大青山地方偏僻,道路情況復雜,所以在天氣還比較差的時候并沒有人過來。
等到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時候,才有新聞媒體想起來這里的情況。
一組記者團隊來到了這里,打算采訪一下山區的艱難景象,對社會進行報道。
還有幾個企業家也帶上了物資,準備過來體現一下自己慈善家的形象。
大巴車上,記者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對著鏡頭說道:“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大青山的地界了。”
“根據前幾天熱心群眾的消息,由于連日的大雨,大青山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道路坍塌。進山唯一的道路就是我們腳下的這條泥土路。”
“根據官方的介紹,這條路自古至今已經存在一千多年了,從來沒有經歷過良好的修繕。”
“由此可見,大青山的村民們都生活在怎樣水深火熱的狀況之中。這一次我們一起去大青山看一看,村民們是生活在怎樣的狀態當中。想必這連日來的降雨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記者正在動情的說著套話,忽然之間,大巴車停了下來。
“怎么回事,為什么要停下?”
記者奇怪的問道。
司機說道:“前面正在施工,路被封死了!”
記者好奇的轉過身去一看,赫然發現前方的道路全都被黃色的封條封住。
而眼前的一起令她瞠目結舌!
原本破舊的泥土路周邊,此時竟然有數百輛巨大的工程車和挖掘機,正在對道路進行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