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卻笑著反問:“高嗎?”
“不高嗎?”
蘇小小一臉的疑惑。
“當老師的工資水平可是……沒那么高的。”
她差點脫口而出“老師的工資水平可是很低的”,不過考慮到還在直播過程當中,所以沒有敢把這句得罪人的話說出來。
當主持人的,有些話哪怕是大家心里面都明白,卻也不能夠說出來,因為會造成很糟糕的影響。
“我有一個同學還是211師范院校畢業的呢,現在在一所縣城的重點高中當老師,五年了,工資也只有6000塊而已。”
蘇小小的話語引起了不少師范類院校學生和從業老師的共鳴。
“哎,是啊。當老師的工資可都是很低的,除非是一線城市才能開到8000+的工資。換做二三線城市及以下,一個月能給到6000那就是高薪了!”
“所以說現在除非是家里條件不錯,要不然就是社會壓力比較小的女性,否則誰會去當老師?”
張奕聽蘇小小說完,低頭思索了片刻。
他抬起頭來,眼神當中帶著幾分凝重與復雜。
“你說的沒錯,老師的工資水平向來都是不高的。”
“但向來如此,便是正確的嗎?”
“我們國家在教育領域當中,對于教職工的工資的確普遍偏低,這也就導致了一種讓人很擔心的狀況出現。”
“家長為孩子挑選專業的時候,更多的是市場導向。哪個專業以后更好就業,更好賺錢,家長們便一窩蜂的給孩子報那個專業的。”
“久而久之,就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上師范類院校的,往往都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
“而這些人本身就不擅長學習,卻當了老師,去教別人家的孩子。你們想想,他們能夠教得好嗎?”
“然后被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高考之后,再度在分水嶺重新劃分。成績優異的去名牌大學學計算機和金融,成績差些的,一部分去學了師范。然后如此往復循環。”
張奕想到這里,深深嘆了一口氣。
“教書育人是神圣而偉大的事業,原本能夠做老師的應該是最優秀的那群人才才對。可現在,卻完全反過來的。這是不對的!”
“所以,我們將來應該要提高老師的待遇。讓更多優秀的人才愿意去從事老師這一個行業才對。”
張奕的話語引起了直播間網友們的共鳴。
不光是那些當老師的,連普通人也是深刻的感覺到他話語當中的力量。
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極其關鍵的。
倘若做不好這一點,將來如何讓孩子能夠有好的未來?
“張總說的太對了!現在想想,我們身邊誰要是去當了老師,女孩子可能還好,如果是個男的,大家基本上都會認為他這輩子沒什么出息了。”
“哎,當老師整天辛辛苦苦教書育人。掙得少不說,而且還容易引起家長的誤解。是真的不容易!”
“我就是小學的男老師,現在一個月3000塊錢。找對象人家一聽說我是當老師的,立刻就沒興趣了。就連同校的女老師都看不上我。建議男孩子以后有能力的,哪怕是出去送外賣也不要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