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瘋狂的想和王謙互動,瘋狂的想知道王謙說的這番話代表著什么意思。
孟欣蕊震驚的沉默了幾秒鐘之后,也是迅速被現場突然再次舉起的數不清的手掌驚醒了,然后急忙追問道:“王教授,您說的弦索十三套,是十三首曲子嗎?而且,是十三首民樂曲子嗎?是不是都是古箏曲子?還是有其他樂器的曲子?您能給我們展示一下嗎?”
這同樣是現場絕大多數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孟欣蕊也是問到了核心之處。
王謙看了看孟欣蕊,接著看向座位上數千的好奇寶寶們,輕聲說道:“弦索十三套,只是我幾年前臨時起的一個名字,不能代表什么。其中有些只是我單純的一個想法片段,不能稱之為曲子。當然,其中也的確不只是古箏。”
“我的愛好比較廣泛,對民樂器當中的古箏,琵琶,揚琴,塤,笛子,簫,二胡等等,都略有研究,練習的時候,偶爾也根據這些樂器寫了一些靈感碎片記錄下來,但是大多也只是碎片,不成體系,我還沒有去整理補充。”
“所以,今天給大家演奏的這首古箏第九曲,其實就算是里面比較完整的曲子了。至于其他的內容,因為都太散亂,今天就不一一展示了,時間上也不允許,等以后有機會再說吧。”
孟欣蕊和在場大多數人聽了王謙的話都很遺憾。
遺憾沒能繼續聽王謙演奏其他的民樂曲子。
但是,沒有人去強迫王謙。
王謙看了看孟欣蕊,說道:“這位同學,你可以帶人把這把你們民樂系的鎮系之寶拿下去了,小心點,別弄壞了,這把古箏真的非常好,是我用過的最好的。”
孟欣蕊收拾心情,對王謙露出一個微笑,說道:“王教授對古箏有如此研究,如果您喜歡這把古箏的話,我可以做主把它送給您!”
兩人的對話不是悄悄話,是當著現場數千人的面說的。
大家聽到孟欣蕊的話,都是吃了一驚。
尤其是魔音的學生大多都知道這把古箏的來歷,就連姜煜和茹可這些央音的高材生們幾乎都知道這把古箏是孟欣蕊的母親陳曦教授用了多年的樂器,在國際上諸多大型頂級演出場合都用過,往大了說,在國外幾乎已經是一個華夏元素的文化符號了。
而且單就價值來說。
這把古箏也至少價值百萬以上。
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值錢,以后說不得就會成為古董收藏品。
孟欣蕊,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這把古箏就送給了王謙?
最重要的是,孟欣蕊本身就是練習古箏的,也被稱作是母親陳曦教授未來的接班人,她怎么能把這把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古箏送人?
很多魔音的師生校領導們,都很不解孟欣蕊的選擇。
王謙深深地看了孟欣蕊一眼,他暫時還不知道孟欣蕊的身份。
但是他聽孟欣蕊說的如此篤定,就知道她的身份肯定不一般,不然哪有資格將魔音民樂系的鎮系之寶一句話就送人了?
現場這么多魔音的領導們,都沒人站出來反對……
那說明,這些領導們,也沒資格去反對孟欣蕊,或者也同意了孟欣蕊的選擇?
沒有多想,王謙就搖頭拒絕了:“算了,我不要了,我看你這么喜歡古箏,這肯定是你的心愛之物,君子不奪人所好,我不會要的。”
孟欣蕊略顯失望。
她心中其實有一股想拜師的沖動,這把古箏,就當做是拜師禮了。
如果王謙收下了,她就會等這節課結束了,去找王謙拜師,想來王謙就不會拒絕。
可惜,被拒絕了。
她稍微失望了一下,心中卻是更加的認可了王謙的為人,隨后就微笑說道:“那好吧,今天多謝王教授的賜教。剛才那首古箏曲子,等下能請王教授給我們一份曲譜嗎?還有,王教授能取個正式點的名字嗎?”
古箏第九曲!
叫起來太學術范兒了。
沒有致雪榮這樣的名字通俗易懂。
王謙看著那邊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民樂系師生們,點頭答應了:“好,等會兒有時間我就把譜子寫給你們,沒時間的話,你們就等我在千千靜聽上傳吧。”
停頓了一下。
王謙繼續說道:“至于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將軍令吧。”
將軍令三個字,說的擲地有聲,傳遍全場每一個人的耳朵里,仿佛有一種金戈鐵馬碰撞廝殺的聲音一閃即逝。
孟欣蕊贊嘆道:“好名字,這個名字太契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