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星不可能為了這幾百只異蟲就大動干戈,非要犁地三尺,嘉文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他并不清楚蟲群真正的的可怕就在于它們的繁衍速度與無時無刻不在的進化。
搜尋無果,嘉文只好讓語琴大量制作超級抗體,先供給無數的非超級戰士官員、科研者和情報人員,因為超級抗體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時間,并且只有語琴可以制作,所以即使材料充足,產量依然不高,只能選擇性供應。
德星,終究還是小看了蟲群。
蟲母當然不可能傻乎乎的爬到地面上去送死,而是深入德星地下七千多米,找到了一條地下礦脈,此時它擁有一百三十七只蟲后和一百五十只感染者作為爪牙。
蟲母讓蟲后四散而出,各自尋找地下礦脈建立蟲巢,每一只蟲后都跟著一只感染者,自己身邊則留下十三只。
蟲母用了數個小時的時間挖出了一個小倉庫大小的空間,然后就開始產工蜂。
一邊產卵,一邊吸收礦脈。
蟲群的生物科技非常發達并且詭異,它們能將礦物質吸收并轉化成有機物,藉以完成蟲巢的構造。
一種黑紫色的粘稠有機物從蟲母的身下蔓延出去,像是某種不可名狀的生物血肉組織。
菌毯,蟲巢的根基,作用類似于地基,只有在菌毯上才能建造主巢,并且蟲群在菌毯上活動會獲得不同等級的增益。
比如恢復傷勢、增幅移速、強化蟲殼等。
最神奇的一處在于菌毯能干擾探測,蟲群潛入菌毯下連星靈的偵察機都難以察覺,只有經驗豐富的圣堂武士才能感知到異蟲究竟潛伏在那一塊地下。
所以在菌毯的覆蓋下,德星很難發現蟲巢的所在。
一只只工蜂出世,在蟲母的指揮下它們繼續向四周挖掘,將這個小倉庫的空間不斷擴大。
直到它足以容納一座蟲巢。
大概三天之后,蟲母連續產下了一萬多只工蜂,而地下的空間也被挖掘的非常巨大,長寬大概五千多米,高三百多米。
建立一座規模不大的蟲巢足夠了。
菌毯覆蓋了全部的巖層,把這個巨大的空間包裹住。
空間足夠,這時一只工蜂開始大量的吸收礦物質,在吸收的過程中身軀也在不停的膨脹,很快就超過了蟲母的大小。
大概膨脹了數十倍,工蜂從一人高三四米長變成了二十多層樓高,兩百多米長。
巨大的工蜂緩慢的移動到菌毯的中心,隨即化成一個蟲繭。
蟲繭內釋放出一種猩紅色的強腐蝕性液體,將工蜂的血肉組織完全溶解,隨后不斷的重組。
在重組中,工蜂的基因序列完全扭轉,最終形成了一座由血肉組成的建筑物。
一座活著的建筑。
孵化場,蟲群主巢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性類似于星靈的樞紐。
所有工蜂的基因完全一致,本身是不存在雌雄之分的,但在化繭重組的過程中基因序列完全改變,孵化場添加了雌性染色體,具備孵化幼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