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一名少林知客僧,正在細掃檀臺,見一少年登上山來,身著華貴錦衣,頭發寸許,很是特立獨行,有著一股別樣的氣質,不同凡俗,遂走了過來,行得一禮,道:“阿彌陀佛!不知這位小施主何方人士?此行是為燒香,還是聞方丈講述禪境?”
任毅聞言,亦是豎手回禮,道:“這位大師請了,在下任毅,素好佛學,此行自然是燒香禮佛,還望師父成全!”
“既是如此,小施主請隨我來。”知客僧雙手合十,引領任毅入寺。
穿過山門,任毅見寺內有許多善男信女,人影憧憧香火鼎盛。
這些信徒多是山下鎮上百姓,以老弱婦孺居多,也有一些遠道而來,游山玩水的士子。
知客僧安排好任毅之后,忙別的去了。
任毅混入人群之中,隨著鎮上的百姓一起,在寺內燒香拜佛,一整套下來等全部結束之后,已經日影偏西,過了午時。
少林寺放了齋飯,任毅也吃了一些。這一上午先是趕路、后來爬山,然后禮佛,早就饑腸轆轆了。還好經過系統的改造,任毅身體雖然嚴重縮水,但是體力卻增強了許多,要是一般的十來歲少年早累趴下了。
少林寺的齋飯味道很好,任毅吃了三人份的量,有了七分飽,不能再吃了。
任毅洗漱凈手之后,在佛堂外側靜立,對著來往的僧侶仔細觀察。
很快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引起了任毅的注意。這位小師傅年齡與此時的任毅相仿,看起來懵懵懂懂的,應該好糊弄。
任毅走了過去,雙手合十,問道:“這位小師父,世人皆知,少林乃是佛法浩瀚之地,其內藏有佛經萬本,可渡世間苦厄,小子家里長輩都是念佛之人,怎奈家中卻無甚佛經,不知能否讓我謄寫幾部,帶回家中供長輩禮佛?”
這個小和尚正在低頭行走,見有人擋路,先是一愣,然后見是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少年,眼中閃過一抹欣喜。
聽了任毅的話后,小和尚撓了撓頭,想了想回道:“阿彌...陀佛!我也不知道行不行?要不你跟著我吧,我去問問師傅!”
說著小和尚走在了前面引路。
“問師傅?”任毅心中閃過一絲不妙,不過見小和尚在前面跟他招手,避免引起他人注意就跟了過去。
兩人轉了幾個彎,走進了一間院子。
院子很空曠,正中矗立了這一棟三層閣樓。閣樓之前,正有一位老和尚清掃著落葉。老和尚一步一趨,動作緩慢,卻給人極度協調之感。
任毅看了只覺得賞心悅目,渾然天成,彷如畫卷。
“師傅,這位小施主想謄抄佛經,可不可以呀?”小和尚快步跑到老和尚身邊,問道。
“佛經的存在就是供世人看的,誰都可以觀看,既然這位小施主要謄抄佛經,覺遠呀,你就帶小施主去吧。”老和尚手上的動作沒有一絲停頓,聲音傳來宛若佛音。
覺遠!這小和尚居然是覺遠!武當祖師張三豐的師傅!
那這老和尚是覺遠的師傅,不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高手吧!
任毅心思電轉,對著老和尚肅然起敬,趕忙恭敬一禮,跟著覺遠進了閣樓。
對于這種隱藏的**oss,還是離遠一點為好。
閣樓之內一排排書架,擺滿了佛經。
“我靠!藏經閣!”任毅可沒想到過,自己會進入藏經閣,幸福來得實在太突然了,他有些發懵。
其實少林寺本來就有讓進寺拜佛之人抄閱經書的例子。畢竟進寺之人大多是禮佛之人,想要抄寫經文,卻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那抄寫經書的地方卻不在藏經閣,而是另一處偏殿。
藏經閣作為少林傳承之地,收錄了許多珍品佛經,更有達摩東渡時傳入中原的孤本,甚至達摩手書。至于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是威震江湖,其中任何一項絕技傳入江湖,都會引起江湖動蕩,造成一片血雨腥風!
如此重要之地,豈能讓人隨便進入的。
也是,任毅走了狗屎運,居然找了覺遠引路,而他又是一位短發少年,才沒有引起少林護衛隊的注意。
“小施主,你要謄抄哪些佛經,小僧幫你找?”覺遠引領任毅來到一處角落,這里有幾張小機,其上文房四寶俱全。
“覺遠,你叫我任毅吧。我想參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這三本經書可不可以,要是有孤本就更好了。”任毅盤膝坐了下來。
“孤本么?要不我把這幾本經書的版本都拿過來算了,有些是梵文的,我看不太懂,不過中間有漢字,應該是批注,你也可以看看。”覺遠說著話,就開始在藏金閣內翻找起來。
梵文?漢字?
這怎么有些耳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