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形勢險要,風光明麗,氣候適中,漕運便利,自古便有“天下之中”的稱謂。
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于此,至周朝平王東遷,而后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都以此地為都,直至大隋興起,洛陽與長安、江都并為三都之一。
楊廣更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五大水系聯結起來,使洛陽成為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洛陽居中原而應四方,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正所謂河陽定鼎之地,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
這座千年古都,氣勢雄偉,格調調諧,氣象恢宏。
城內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又以四座大橋連接,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到了城內。
走在長街之上,看著此時洛陽城的繁盛,任毅感慨萬千。
洛陽不愧是隋朝的東都,其繁盛程度,不是南宋的臨安、大明的北京都要繁華。
雖然所處的時空不同,但除了武力值不一樣之外,其他各方面還是遵循歷史發展軌跡的。
后人一直都在說:國之富,莫如隋!
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單論國民生產總值,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便可以甩隋煬帝時期幾條街。
但此時是封建王朝,評價一個王朝富不富裕,往往是以糧食儲備掛鉤的。
而在隋朝,隋煬帝大業五年所儲備的糧食,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
此時,官府在冊的人口是890萬戶,而儲存的糧食,夠這些人吃至少10年以上!
后世,李世民看到隋煬帝修建的大糧倉時,就發出了感慨:說隋朝當年的存糧可以讓唐朝人不干活,就可以吃50年!
后人曾評價,隋煬帝楊廣是史上最懂得經濟的皇帝,也是最富有的皇帝,不是沒有道理的!
對于這位雄才大略的便宜叔叔,任毅感情莫名。
做為一個后來者,對于楊廣更多的是崇敬和惋惜,但做為楊虛彥,對于他便是**裸的立場仇恨!
任毅一邊感嘆著,一邊輕搖百折扇,在繁華的街道上徜徉的。
他漫無目的,信馬由韁,走到哪算哪。
當然,任毅也不是閑的無聊,出來打發時間的。
昨晚,從董淑妮之處聽到和氏璧即將現身洛陽的傳聞,任毅心中便有了計劃。
和氏璧和楊公寶庫,得之可得天下的消息已經沸反盈天。
此時洛陽出現和氏璧的消息,一定能夠吸引許多人前來。
雖然,這是慈航靜齋那幫尼姑所為,想給李世民造勢,卻不得不說到時候魚龍混雜,江湖好手紛至沓來,任毅也好趁機渾水摸魚,提升自己的實力。
任毅今天便是想要看看如今洛陽的情形,看有沒有不長眼的,讓他試試這大唐武林的深淺。
還別說,這洛陽不愧是虎踞龍盤,當今最繁盛之地,果然臥虎藏龍。
任毅一路行來,便見到了不少的好手,雖然大多是后天境界,卻也不乏先天高手,甚至是先天之上的宗師大能。
“不愧是高武大唐,高手就是多!”
任毅一路行來不住感慨著,心中對于實力的提升,越發急切起來。
走著走著,任毅來到了洛水河畔,他遠遠的看到洛水橋上一道修長的身影,迎風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