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邊一動手,鬼子肯定反手就來個大反擊,到時候有的是仗打,急什么急?回去好好訓練部隊去,最近補充的新兵比較多,最重要的是訓練部隊,誰要是關鍵時刻出岔子,勞資把你們腦袋····”
一頓口水四溢之后,眾多營連長舒服了,一個個干勁十足的溜回到部隊,開始帶領部下訓練。
最后,整個團部就剩下趙剛和李云龍。
“兩個突擊隊拔掉了多少炮樓?”趙剛看著依舊笑開顏的李云龍,換了個話題。
能讓老李高興成這個樣子,肯定是有大收獲。
這一個多月來,派出去的兩個突擊隊不僅僅前往新一團和新二團拔炮樓,甚至還輾轉附近根據地,和各地的縣大隊,區小隊合作,無論大小炮樓,不管是鬼子還是偽軍,是見一個拔掉一個,幾乎將那兩千發九二式步兵炮炮彈消耗了個絕大半。
通過這消耗的炮彈數量,完全可以預見,這一次,兩個突擊隊拔掉的炮樓數量絕對不少。
“張大彪和沈泉都已經事先派人回來傳信了,這兩個家伙干的不錯,兩個突擊隊這次合計拔掉了一百一十座炮樓。”說道這個,李大團長滿面紅光。
“一百零一座!”
趙剛頓時就站了起來,眼睛睜的老大。
一座炮樓三噸武器彈藥。
一百一十座,那就是三百三十噸武器彈藥!
這可是一筆前所未有的大數目,雖然陳凡的武器包裝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重量,但其中實際武器彈藥的重量也有差不多兩百噸了。
“你打算換成什么武器彈藥?”
重新坐在椅子上,趙剛看向李云龍。
“三百多噸武器彈藥,聽起來不少,對咱們部隊來說,也就比杯水車薪好一點而已。”
趙剛之前就做過思想工作,拔炮樓得到的武器彈藥,如果多于一百噸,多的部分就分出去支援其他部隊,如果少于一百噸,那就留下來。
獨立團留下一百噸左右就夠了,多余的支援其他部隊,正好最近和鬼子大戰,這一批武器彈藥雖然不能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也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
力量不夠,就集中力量辦事,反正今后賺武器彈藥的機會還有的是,如果足夠了,就支援兄弟部隊一點。
趙剛的想法很簡單。
經過他苦口婆心堅持不懈的糾纏,李云龍最后也同意了。
“這話說的很對。”
李云龍很認同這句話:“咱們部隊底子太差,什么都要,什么都缺,步槍,輕重機槍,甚至連刺刀都沒辦法配齊,就算這三百噸砸下去,翻不起多少浪花。”
三百三十噸,足夠裝備一個滿編旅級了。
但一個旅才多少人?四千多人而已。
如今根據地正規部隊總數已經突破二十萬,這還不算那些在編的民兵和武工隊等等武裝,如果全部算起來,怕是要翻個倍。
雖然系統出品,必屬精品屬,但包裝實在是坑。
一支毛瑟步槍包括木箱包裝在內十公斤,一挺捷克式機槍包括木箱和備用零件四十公斤,重機槍更是達到了一挺一百公斤。毛瑟子彈一箱一千發的重三十五公斤,一噸也才三萬多發。
以一個旅四千五百人計算,按照鬼子一個聯隊的標準配備,合計需要三千支步槍,三百挺輕機槍,五十六挺重機槍,人均五枚手榴彈,以及少量迫擊炮,再加上占大頭的一次戰役份的彈藥,這一套下去,三百三十噸就沒了。
這都還沒算重武器。
現代戰爭,區區幾百噸,一點小浪花而已。
李云龍掰著手指,繼續說道:
“我自己留一百噸,其余兩百二十噸,我打算弄五百挺捷克式,然后弄三百多萬發子彈,其余的換成82迫擊炮炮彈和德造大瘤子。”
“咱們不需要和鬼子打陣地戰,一般是伏擊戰,運動戰居多,而且多在山地地形上打,這幾樣是咱們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