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村。
三天后。
楚云飛和方立功兩人站在一起,遙望向村口。
村口前的空地上,一個從村外趕來的數百人部隊逐漸整齊列隊,隊伍前清一色的布倫式以及三門60迫擊炮,代表著這又是獨立團的一個主力營。
兩人齊齊陷入了沉默。
在獨立團這幾天,他們并沒有受到什么限制,除了倉庫和團部會議室,都可以自由出入,于是獨立團里里外外都被兩人看了個遍。
許久之后,方立功才開口,預期驚嘆:
“又是一個主力營。”
“加上昨天出發去前線陣地的那兩個營,以及算常駐楊村的騎兵營,還有那個后備營、炮兵連,呵!這個獨立團,人數恐怕有兩千多人。”
方立功‘后備營’,‘炮兵連’這兩個詞咬得極重。
后備營一直駐扎在楊村進行訓練,所以他了解的很清楚。
這是一個,人數接近四百,人手一桿嶄新的毛瑟步槍,捷克式普及到班的后備營。比他三五八團任何一個營的輕武器裝備都要好的后備營。
還有那個炮兵連,那可真是炮兵連啊!他方立功就沒見過這么大的炮兵連。
“兩千多人的團。”
楚云飛同樣驚嘆的語氣。
在當下,民國部隊團一級別的規模是一千人左右。
這是后勤補給能力,道路通行能力,以及通訊指揮能力所決定的。
三五八團按照預定編制,是五千多人,但因為裝備沒有到位,以及后勤補給等各種問題,現在也就三千多人,相當于日軍一個聯隊。
再多,不僅僅物資供應艱難,而且指揮起來也很麻煩,他們團甚至有單獨的電話通訊連,幾個營駐之間的聯絡指揮,每個月單單電話線損耗,就是一大筆開支。
“團座,你說,如果我們團和他們····”
方立功說到這里,看向自家團長。
“不知道。”
楚云飛明白自家副官沒有說完的話。
他思索片刻,語氣凝重的回答:“這個獨立團,輕火力配置比那些國府德械師還要強不少,各營竟然配備了迫擊炮連和防空連,咱們是有些比不上。”
“不過,我們三五八團有重機槍連、山炮連和迫擊炮連,團級別的整體火力上,相差仿佛。”
“部隊訓練,實戰經驗,兩個團都相差不大。”
“真打起來,很難說,平地野戰,估計五五開。”
方立功陷入沉默,一時間沒有說話,
三五八團三千三百多人,而這個獨立團目前可見的只有兩千兩百多人左右,五五開的結局,也就是說同等人數下,自家團座非但沒有把握獲勝,甚至覺得會吃敗仗。
“你去看過了么?那兩門炮?”
楚云飛突然問道。
“看過了。”
方立功點點頭:“那兩門九二式步兵炮,和那些捷克式布倫式機槍同等制造質量,這絕對不是繳獲的日本人的,以前太原大戰,那幾門繳獲的日本人九二式炮我看過,制造工藝上相差很大。”
“而且,他們的炮彈儲備,有些超乎想象,每門炮行軍備彈就有一百五十發,恐怕倉庫里備彈更多。”
炮兵連也隨便敞開看,方立功之前去過一趟,甚至隨行訓練一段時間。
“果然如此。”
“看來這批武器全部來自國外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