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剛好三年。”
和尚摸了摸腦袋,語氣帶著憨厚。
“三年了。”
李大團長感慨一句,隨后語氣稍顯認真的說道:“這次,交給你一個任務。”
“好。”
想也不想,和尚直接答應。
“王根生帶走了半個特種小隊,剩下的半個,由你帶領,過幾天和張大彪一起,去埋伏一個鬼子運輸隊。”李云龍說道。
“是。”
聽到有仗打,和尚頓時喜笑顏開。
“和尚行么?”
和尚走后,趙剛有些擔憂。
“有什么不行的?”
李云龍有些不滿的說道:“跟在咱們兩個身邊快三年了,還跟著王根生張大彪跑了那么多次,就是一頭豬,也差不多會了。”
“再說了,這次還有張大彪帶隊。”
“也是。”
想到張大彪,趙剛頓時松了一口氣。
·····
第二天。
太原。
拂曉時分,太原機場以南九點五公里位置,一座山峰峰頂,六門博斯福山炮整齊排開,炮管從偽裝網中伸出,直指遠處的機場方向。
炮位后面,六個炮組嚴陣以待。
炮兵陣地左側,巖盛舉著望遠鏡看向前方數公里遠的炮兵觀察哨,借著晨曦的微光,他能看見,預定的觀察哨位置上,幾個戰士架著炮兵觀察鏡看向遠處的日軍機場方向,而在他們身邊,有一個戰士背著電臺,手里拿著一個耳機。
‘哈哈哈···’
看到這一幕,巖盛再也忍不住,笑出了聲。
陳老板終于提供電臺了。
電臺最大功率十瓦,配備干電池和發電機,體積可以一個戰士背著跑,一如既往,質量比鬼子同型號的高太多了,信號穩定,故障率極低,皮實耐用,通訊距離也遠不少。
空曠環境下,使用背負天線,電碼穩定通訊兩百公里,語音二十公里穩定清晰。
不過總數只有五臺。
為了這次任務,團長特意給他調配了兩臺,這不但也可以讓他隨時和團部以及獨立團其他營級部隊聯絡,而且,也解決了他炮兵連的大問題···
游擊戰式的使用山炮,有一個問題。
山炮射程遠,需要用到前沿觀察所指揮射擊,以確保命中精度,但復雜的山地讓觀察所距離炮位比較遠,這里畢竟是敵人的地盤,要隨時準備撤退,不可能去鋪設長長的電話線。
以前他使用的是旗手,用旗語聯絡,不過哪怕再精銳的旗語手,傳遞消息也需要時間,延遲極高,但現在,有了電臺····
巖盛看了一眼后面一個背著電臺的戰士···
“準備。”
隨著巖盛的一聲令下,六個炮組整齊劃一的進入跑位,裝填手也抱起了手里的底排增程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