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糧食是那個陳老板給的。”
“但趙家裕那邊還在開辦各種小工廠,煤礦,開辦學校,組織大量人力開荒,養豬養雞,甚至修建水渠引水,預計明年他們自己生產出來的糧食也不會少。”
“還有,那邊在試行階梯稅收法,總稅收比四個月前提高了一百多倍,而且還在迅速增加。”
“一百多倍!”
孔捷瞪大了眼睛。
部隊消耗主要靠根據地稅收,主要是農業稅,不然部隊也不可能變出物資和錢來,一般一百個老百姓才能養活一個八路軍戰士脫產參戰。
一百多倍,以趙家裕那邊的人口增長來看,單人差不多提高了十來倍。
“難怪····”
孔捷喃喃自語。
部隊強大了,老百姓日子好過了,物產豐富了,還能獲得大量糧食等物資,以及大量稅收支持部隊發展,難怪能抗住那么多反對意見。
······
后勤部。
一間房間內。
“這是獨立團送過來的。”
張萬和結果總部莫參謀送來的一張文件看了看,隨后張著嘴巴,全是驚駭:
“獨立團準備組建日產五十噸的炸藥廠?”
“嘶····”
說著,就是一口涼氣長長的抽出來
日產五十噸什么概念?
這可不是黑火藥,而是優質炸藥,在李云龍送過來的那一批原材料用光之后,他兵工廠一年的產量,也沒有這么多。
算起來,一年接近兩萬噸炸藥了。
“原材料充足情況下,一年到一年半才能達到最大產能。”
后面那一句倒是讓張萬和松了一口氣。
如果獨立團明天開始,就每天給他塞五十噸優質炸藥,一年近兩萬噸,他怕是會高興的心臟驟停。
趙剛最后發現,他的半年達到最大產能計劃行不通。
即便有了完整的生產線,不過因為場地和缺乏足夠的熟練工人,雖然有大師傅指導培訓,但畢竟只有一個,再加上還要負責修械所的事情,所以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達到最大產能。
“需要桐油和食鹽?”
看到后面的要求,原本有些擔心的頓時張萬和大手一揮:
“這個簡單,我馬上找人安排,他要多少,我就給多少。”
“后面還有。”
莫參謀提醒道。
“還有?”
張萬和低頭看去,再次吸了一口涼氣:
“零件加工廠?撞針和其他小型零件都可以大量制造。”
“太好了。”
這次,張萬和高興的直接跳了起來。
不僅僅新武器,還有維修,撞針也是個大麻煩,李云龍出來的那些捷克式還有步槍到不是問題,撞針配件多的嚇人,但漢陽造以及其他步槍,也是需要的。
“我馬上去安排人購買收集物資,然后親自去一趟獨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