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后方,聽著電話里傳來的消息,巖盛語氣感慨。
隨著鬼子炮兵展開反擊,炮一連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感受到了雙方炮組之間的巨大差距。
自己這邊打了快半個小時,也僅僅少許干擾鬼子炮火,降低了鬼子的炮兵火力。而鬼子十幾分鐘時間,就逼迫炮一連兩個炮組轉移陣地。
甚至出現了損失。
有一門博福斯山炮陣地被一枚105榴彈命中,好在沒有直接命中炮位和彈藥存放點,損失不大。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僅僅新手炮組不熟練。
新炮組雖然經驗不足,但也僅僅是經驗不足,有老炮手在一旁手把手教導,完成瞄準并不難,差距無非是熟練度和效率問題。
炮兵前線觀察哨也有問題。
第一次面對敵人炮兵,炮一連的前線觀察員經驗不足,哪怕在制高點上的,也無法準確知道鬼子的炮兵陣地。和后面炮組之間信息交流也不夠熟練,出現了很多問題。
自己這邊也沒有鬼子的炮兵觀測氣球。
炮兵陣地的布置也有問題,過于考慮射界,沒有考慮到炮戰時候的大大炮安全,導致整個炮兵陣地完全暴露在鬼子的視野中。
陣地轉移經過多次訓練,速度很快,但重新校正卻拖了后腿,得等很久才能再次開火,這個時候鬼子大炮早就轉移了,極大的延誤了戰機。
反觀鬼子。
炮兵的陣地選擇也十分刁鉆,躲在山后,無法直視,難以發現,難以命中。
空中的觀測氣球居高臨下,俯視整個陣地,能迅速觀察到整個戰場,炮組也訓練有素,前后方配合默契,迅速完成校射,準確命中目標。
轉移陣地迅速,能做到迅速再次開火。
久經戰場,損失比較小的鬼子炮兵,確實有點東西。
“哼,學到了。”
掛掉電話,巖盛嘴角勾起。
雖然裝備好起來了,但獨立團炮兵還很稚嫩,對比鬼子炮兵差距非常大,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不過,有小鬼子這個好‘師傅’。
經過這次炮戰,下一次炮一連將脫胎換骨。
反正團長說過,這次戰斗的目的,就是打一打大仗,尋找部隊的不足,然后加以改進。
······
隨著雙方炮戰進入白熱化,前線部隊也開始了接觸。
相比于占據優勢的炮兵,前線的鬼子步兵可謂是苦不堪言。
大部分山炮和遠程加農炮壓制獨立團炮一連之后,余下的十來門老式四一式山炮,不足十門九二式步兵炮,根本無法對抗兩個營的十二門120迫擊炮,三十六門82迫擊炮。
真對轟起來,120迫擊炮射程和四一式山炮相差僅僅幾百米,前者威力大得多,機動性也高,射速也快。82迫也能追著九二式步兵炮打。
更何況還有超過一百門的60小鋼炮。
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進攻的兩個營摧枯拉朽,擊潰了想要占領公路,擴展一個前沿突出部的鬼子大隊,還一路碾著鬼子打。
但就在兩個營占領鬼子前沿散陣地,接近鬼子四號陣地前的時候,局面卻突然發生了變化。
轟轟轟····
一發發迫擊炮炮彈突然從鬼子第四道陣地后方騰空而起,落在沖鋒中的兩個營陣型中。
開火的是日軍九七式90毫米迫擊炮。
鬼子很少裝備迫擊炮,但不是沒有裝備。
在國內被迫擊炮教做人后,小鬼子迅速研發了九七式90毫米迫擊炮,因為軍工部門老古董軍官的阻撓,說是違背了帝國皇軍追求的目標:以最低的彈藥消耗獲取最大的戰果。
當時僅僅小批量裝備。
隨著戰局的糜爛,在加上身管炮造價高,產量不足,近期,這種迫擊炮開始規模化裝備蝗軍部隊。
吉本第一時間給平安縣送來了一批。
有了迫擊炮的掩護,撤退的鬼子也順利進入第四道陣地群,借助早就修建好的堅固的掩體,阻擊進攻的獨立團部隊。
面對突如其來的迫擊炮火力,以及鬼子四號陣地群的一處處機槍堡壘所組成交叉機槍火力,前線指揮的一連長徐虎生立刻命令部隊停止進攻,轉入就地隱蔽。
“82迫,壓制鬼子的迫擊炮,120迫摧毀鬼子的機槍堡壘。”
徐虎生大聲喊道。
情況不同了,如今已經不需要頂著鬼子的炮火和機槍沖鋒了,也不需要費盡心思想辦法側翼穿插了,遇到阻礙,直接呼叫炮火解決。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