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換了個話題。
“好日子?沒有”
張大彪想了想,也沒想出來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那就奇怪了。”
李大團長感覺很莫名其妙。
除去五百發水雷,清單后面的東西也全是好東西,五十輛十輪大卡,一大堆生產槍支的機器設備,加起來小一萬噸了,還有一個機械大師傅。
免費送這么多好東西,必然是一個大節日。
“算了,不想了。”
李云龍搖了搖頭。
······
三天后的一個早晨。
特種小隊的一個小組,在王根生的帶領下前往黃浦江出海口。
同時。
從機械廠分出來的槍械廠則是組織人手接納新到手的那一批機械設備,那位新到來的機械大師也主要負責機械廠工作。
這個之前無名的槍械廠,也被正式命名為晉西北槍械廠,廠長名叫楊成才。
楊成才今年二十五歲,他文化底子很高,是個大學生,以前在國外機械廠干過技術員,會開卡車。
兩年前,獨立團還在徐家村的時候,以機械人才的身份被上級支援到獨立團,隨后一直跟著孫德勝在機步連服役,開了大半年的三蹦子。
后來部隊轉移到趙家裕,組建機械廠的時候他也脫下軍裝,進入機械廠干起的他的老本行。
因為文化水平高,技術能力出眾,管理水平也不錯,他脫穎而出,被趙剛任命為晉西北槍械廠的廠長。
此時,這位楊廠長看著正在安裝的形式機器設備,以及那位歸屬槍械廠的大師傅,心底浮現了一個想法。
是時候擴大步槍生產了。
身為廠長,他自然清楚,他這個晉西北機械廠,主要是負責其他部隊的武器裝備生產,獨立團這邊的武器裝備由陳老板提供。
目前部隊在小步快跑,給主力部隊統一裝備,簡化后勤。
每換裝一個團,需要一百挺機槍,一千五百支步槍,
如今槍械廠,和太行山兵工廠合作,每個月能產一千百挺輕機槍,一千五百支八一式馬步槍。機槍勉強滿足部隊換裝需求,但步槍嚴重不足,拖延了換裝的進程。
而且八一式馬步槍設計確實差了點,就算是改進了也不行,比小鬼子的三八大蓋差很多。
所以,步槍型號也得換成獨立團裝備的毛瑟式改步槍。
倉庫里有超大量的毛瑟步槍標準零件,正好可以利用起來,有了這些零件,他有把握將產量提升到每個月六千支以上,甚至月產達到一萬。
陳老板給的毛瑟步槍,備用零件那是真的多。
也是同一天。
下午。
獨立團團部。
趙剛正在聽取建設大隊的工作匯報。
“卸貨點,倉庫區之間的雙線輕軌已經完成建設。”
一個頭戴灰色帽子的工程師手里拿著文件夾說道,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文件夾不再是繳獲自鬼子的破舊文件夾,而是陳老板提供的純硬紙板文件夾。
“機械廠制造的牽引車,車廂也已經通過測試開始交付,從卸貨區到倉庫,預計半個月之后,能達到每天兩萬噸的最大運輸量。”
為了趕工,牽引車設計也由大師傅親自動手,并直接用坦克的三百三十馬力柴油機做動力,這玩意扭矩大,鐵軌牽引力驚人。
“好。”
趙政委眼睛一亮。
考慮到卸貨區和倉庫之間巨大的吞吐量,在設計之初,這條雙線輕軌就增加了路基建設,再加上距離不遠,以及坦克的發動機,這才能達到每天最大兩萬噸的運輸量。
有了這條輕軌,陳老板的大批量送貨,再也不需要動用龐大的運輸隊去運輸了,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其他地方建設。
“接下來抓緊時間修建倉庫到機械廠的輕軌。”
政委叮囑道。
為了增加物資輸出,他和李云龍商量后,決定直接用細糧和糖收購鋼材,機器設備,藥品等根據地缺少的物資,出乎兩人預計的是,這一手直接解決了機械廠的廢鋼廢鋼缺乏現象。
短短半個月后,在有鬼子封鎖的情況下,每天都有超過百噸廢鋼被華北地區的商人秘密運輸進來,其中還有不少鬼子商人,被運輸進來的鋼材什么都有,鐵軌,機器零件什么的,甚至還能看到不少武器零件,有鬼子的,也有晉綏軍的。
大利益誘惑,商業手段對社會力量的調動之大,屬實讓趙政委心里感慨,以及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