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坐在一門單管40高炮上,手死死的扣住擊發器,眼睛瞪大死死的盯著遠處鬼子隱蔽的地方,他身前的炮管焰火就沒停過。
附近還有數門40高炮,以及12.7機槍,以及20高炮正在兇猛開火。
地面上已經鋪滿了一層厚厚的彈殼,大的小的都有,宛如鋪了一層黃銅地板,這還不止,后方還有堆疊整齊的宛如小山包的彈殼山。
他身后。
是一連串負責運輸彈藥的戰術,密密麻麻,宛如螞蟻。
······
同一時間。
河源縣。
這里也在發生戰斗。
從太原開來的,重整并加強的吉野聯隊浩浩蕩蕩的沖過來,展開了對河源縣的進攻。
他們此次的任務不是攻打河源縣,而是牽制在這里的八路軍部隊,支援平安縣的山本一木。
既然僅僅是牽制,再加上上次體會到了這伙人的火力有多么兇猛,吉野自然不會頭鐵的直接進攻,而是反復拉扯牽制,保存實力的同時,消耗敵人。
他想的很好。
據說獨立團在這里建設工廠區,只要他擺開架勢炮轟其工廠建筑,就能逼迫獨立團發起進攻,牽制其大量兵力不說,他還能以逸待勞。
不過。
現實情況遠不如他預計的樂觀。
因為,相比于上次交火,此時的河源縣駐軍實力更強了。
別的不說,單單18門105榴彈炮就讓吉野吃夠了苦頭。
這種火炮射程遠,吉野聯隊只有75山炮,只能單方面挨炸,威力也不錯,倉促之下,他來不及構筑堅固掩體,命中就會出現傷亡。
再加上預先構筑的堅固陣地,標定射擊諸元的輕重武器,以及各口徑迫擊炮,最后是充足到過分的彈藥。
吉野還沒開始進攻,就被打的摸不著頭腦了。
······
大戰直至五天后才漸漸停歇。
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二號才結束。
隨后,雙方都偃旗息鼓,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獨立團。
團部內,李云龍,丁偉,孔捷齊聚一堂,連趙剛也抽空過來了,當然,還有孫德勝。
眾人此時無一不是面帶笑容,氣氛歡快。
因為就在之前,李云龍受到了來自陳老板的消息,截止目前,獨立團已經擊斃鬼子超過兩萬人,達到了兩萬兩千之多。
此戰,獨立團合計擊斃日軍近七千人。
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每擊斃一個鬼子,獨立團將有能獲得——二十一噸鋼筋水泥,二十噸燃油,一百噸糧食,四個醫療包。
而且,之前的兩萬兩千的擊斃,也會按照這個價格補上。
收獲,總是讓人開心的。
身為參謀長的張大彪已經統計好了數據,做著匯報:
“此戰,我們損失四號坦克七十七輛,其中五十七輛被鬼子炸毀,其余的都是非作戰損失,損失裝甲車兩百三十三輛。”
“人員損失很小,裝甲營傷亡兩百二十人,減員只有三十個。”
先壞消息,再好消息,張大彪習慣性如此匯報。至于減員,指的是重傷無法歸隊的戰士,以及犧牲的戰士。
“小鬼子好像挺執著于炸裝備的。”
期間,孫德勝補充了一句。
事后統計,孫德勝發現,鬼子只要發現裝甲車、發現坦克就紅了眼睛,仿佛看到什么重要戰略目標死的,死命的沖過來,不管不顧的炸毀裝備。
也正是因為有這一茬,裝甲營的人員損失才這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