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酸紙,中間繪著晉西北山區,飽滿的麥粒和稻穗,邊緣兩角寫著數字,此時被叫做小陳的技術工人手里拿著的正是趙剛委托陳老板制造的糧食券。
“嘿嘿。”
小陳嘿嘿一笑,將手里的糧食券分給其余四人。
盯著眼前的糧食券,眾人陷入了猶豫。
這大后方,法幣每天都在貶值,糧食每天都在漲價,手里的錢一天不如一天,但在這之中,有一個奇葩,那就是眼前這種精美的糧食券。
這糧食券,據說是那伙人發布的,可以直接用來兌換糧食。
這東西五個月前開始出現在重慶地區,然后一發不可收拾,在任何商人手里可以輕易的用它換取糧食或者其他物資。
而且離譜的是,五個月過去了,用這個當做交(貨)易憑(幣)證,價碼一點沒有變化,當初能換多少糧食,現在就能換多少糧食。
堅挺程度堪比白銀甚至趕上黃金了。
甚至,這東西還能換到精致白砂糖。
不過問題是,這東西政府嚴令禁止使用的。
但幾人沒有猶豫太長時間,立刻收下了。
雖然官方嚴令禁止使用這東西,但其實他們自己也大量搜集這個,而且也僅僅是口頭說了一句,根本沒有懲罰措施。
之前有段時間是強行禁止,發現既收繳,但隨后引發了一系列騷亂,被迫放棄了這一決策。
“你怎么會有這個?”
其余四人藏好手里的糧食券,繼續問道。
“他們給的。”
小陳說道:
“另外,他們還向我發出了邀請,讓我去河源縣兵工廠去。”
停頓了一會,他才繼續說道:
“我答應了。”
其余四人陷入沉默。
他們是誰,幾人很清楚。
在之前,官方戲稱那群人為土八路,土哈哈,要什么沒什么,兵工廠也是手工作業,原始生產,土法煉鋼,手工鍛打。打鬼子全是游而不擊。
但從糧食券就能看出來,情況顯然和宣傳的不一樣。
重慶這邊,物價飛漲,法幣每天貶值,別的人五個月不帶任何變化。
這說明人家那邊物資非常充足,甚至充足的難以置信,而且軍事手段也很強硬,能有效的對付鬼子,不然不可能在戰爭時期保證糧食券的不貶值。
那些在黑市上流通的精美白砂糖就是出自那伙人。
不久前流傳了一個消息。
據說,那伙人有大量坦克,有大量重炮,一戰消滅了八千個鬼子兵,迫使鬼子在正太鐵路周邊集結了超過五萬大軍來對峙。
有小道消息流傳,他們能大量生產步槍,機槍,迫擊炮,炮彈,甚至能自己制造大炮,能自己煉制高質量炮鋼。
不少商人都能證明此事是真的,而且一些小道報紙,以及一些愛國記著也有報道這件事,并且有照片為證。至于官方。
從來不承認,甚至極力否認,這顯然是起了反作用。
想到這里,幾人也沒有勸說,傳言不能盡興,但去那邊,說不定真的更好。小陳現在只有二十二歲,孑然一身,又有為國家工業做建設的理想,去闖一闖也沒關系。
反正隨著這邊的工廠越發糜爛,之前有一個煉鋼廠倒閉,不少技術工人甚至是工程師前往那邊了。
“你們去么?”
小陳突然問道:
“他們說了,只要”
四人猶豫了一會,最后還是搖了搖頭。
他們四人年紀不小了,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有父母親戚在這里,沒辦法說走就走。
“走之前,記得和周廠長說一下。”
最后,陳哥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