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60、82迫擊炮,有了大口徑重機槍,有了通用機槍,有了120重型迫擊炮,有了三蹦子,有了身管炮,還有了坦克,有了高炮·····
面對的鬼子也越來也強大。
一開始只能伏擊一個鬼子中隊,到后面正面擊潰一個甲種師團滿編大隊,壽縣更是抵擋住一萬五大軍進攻,以及前不久的超過六萬人規模大戰。
這期間,他深刻的體會到,自己這支部隊,有明確的作戰目標,有堅定的信仰,有堅實的人民作為依靠,距離一支真正的強大部隊,差距只有武器裝備,以及部隊的知識文化水平。
也就是工業,教育。
教育他不行,雖然他文化水平不低,但教書還真不行,所以他干脆離開一線部隊指揮,主動申請擔任根據地的軍工生產負責人,協助趙剛統籌管理軍工。
畢竟,如今獨立團內軍事干部人才輩出,一營一連長徐虎生,二營長羅二,巖盛,參謀長兼任一營長張大彪,特種小隊隊長王根生等等,無一不是頂尖的軍事人才,三團合一后,還有丁偉和成和等人加入,部隊也不缺他這個副團長。
“團長。”
邢志國語氣輕快。
這段時間的統籌管理軍工,雖然遇到的問題和麻煩不比部隊少,他感受到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愉快,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夢想。
“給我交個底,咱們根據地如今一個月的產能有多少?”
李云龍直入主題:
“炸藥,子彈,炮彈這些。”
這些東西,李云龍還真不清楚。
“截至到1月7號。”
邢志國心里早有數據,開口說道:
“咱們根據地,日產鉀桐炸藥四十一噸,7.92子彈一千發,60迫擊炮一百發,82迫擊炮炮彈一百發,120迫擊炮五十發,75山炮炮彈五十發。”
說完,看到自家團長的表情似乎有些不滿意,邢志國問道:
“團長,要加大產能么?”
因為陳老板提供了充足到用不完的彈藥,所以趙家裕這邊的彈藥產能其實很小,僅僅建立一個綜合彈藥廠,配合大師傅來進行技術設備改進和升級,這些彈藥都是試生產出來的,主要目的還是培訓技術工人,部隊主要產能在張萬和的兵工廠那邊。
而目前河源縣那邊的炮彈生產線設備都還沒有鋪設完畢,開工的僅僅有一個炮彈引信廠。
“這倒不用。”
李云龍繼續問道:
“咱們自己生產的彈藥庫存你清楚么?”
“知道。”
邢志國點點頭:
“7.92子彈二十萬發,炮彈加起來大約十噸,這些都是咱們自己生產的,沒有放在倉庫區,直接堆在彈藥廠附近的倉庫中,我準備過一段時間給773團。”
“暫時先不給,放在倉庫里,我過段時間有用,炸彈多余的也存下來。”
李云龍說道。
“是。”
邢志國點點頭。
隨后兩人閑聊幾句,邢志國便離開了。
不一會,一個團部參謀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清單:
“這是張部長發過來的清單。”
“張萬和這小子還真不錯啊。”
李云龍看著手里的清單,那一串串數字,忍不住贊嘆了一聲。
不知不覺間,原本那個土作坊,在總部的大力支援下,被張萬和經營成一個綜合兵工廠,不算擲彈筒榴彈,各種炮彈日產超過三千發。
“你小子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的丁偉忍不住嘿了一聲。
從幾年前的彈藥報銷看,自己生產的武器彈藥完全是可以報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