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則是直接一拍桌子:
“直接上210口徑的,射程選最大,反正如今咱們不缺炮彈,也不缺牽引車輛,火炮自然威力越大越好。”
孔大團長雖然如今不在一線指揮作戰,選擇在后方組織生產建設,管理建設大隊,但依舊是新二團團長,而新二團編制還在呢!
他心里依舊有一個縱橫戰場的夢。
“210口徑,65倍口徑,標準榴彈射程三十八公里,帶電動底座,卷揚機,全自動裝彈機。”
李云龍斜眼掃視了一眼:
“這炮怎么樣?”
“三十八公里射程?”
孔捷眼珠子瞬間亮起:
“那就選這個。”
其余人也紛紛看向李云龍,大有一副就這門炮的態度。
倒是巖盛嘴角抽了抽,問道:
“這是艦炮吧。”
210口徑,65倍身管,這火炮單單炮管就十噸以上了,再加上電動炮座,全自動裝彈機,最低五十噸以上,陸地上誰能駝得起這玩意。
只有軍艦才能駝的起。
“單管全重六十噸,雙聯全重九十噸。”
李云龍看向孔捷:
“你背著去前線?”
孔大團長從興奮中回過神來,仔細想了想,頓時訕訕一笑。
他剛才聽到新火炮過于激動,再加上最近幾乎沒有去前線指揮作戰,一直沉迷于發展后方經濟,一時間沒想太多,就想著大炮嘛,威力越大越好,射程越遠越好。
“這炮,今后倒是可以當岸防炮。”
孔大團長眼珠子一轉,當即轉移話題。
“扯淡。”
李云龍毫不客氣的懟上去:
“這年頭,航母和飛機才是王道,岸防炮有個屁用。”
李大團長可是聽陳老弟說過,未來海戰,不僅僅是飛機的天下,還有導彈,雖然李大團長還不清楚,啥玩意是導彈,但他已經記在心里了。
“看把你能的。”
孔捷翻了翻白眼,不再發言。
同時,他心里也開始考慮,今后的多上上前線。
“一門火炮,重要的是綜合性能,重量,射程,威力等等要綜合考慮,不能過于偏重某一項,還需要考慮炮彈的重量,過于沉重的炮彈會加重炮組的負擔。”
丁偉看完了手里的資料,沉思片刻,說道:
“咱們接下來的作戰目標是鬼子,北面,還有東北的,部隊缺乏的是一門能跟隨部隊機動,威力能破壞鬼子標準野戰土木掩體的火炮。”
“至于重型堡壘,有240重迫,有飛機投擲的重磅炸彈,步兵支援和火力壓制有105火炮,120迫擊炮。”
“考慮到重量,射程,機動性,我建議選口徑選擇120到130區間,射程就選十八公里左右吧,口徑太大,射程再遠,重量就超標了。”
“咱們國家的基礎設施,根本沒辦法滿足五噸以上的火炮長距離機動,果脯的那一批德國產150就吃過這方面的虧。”
“老丁,咱們這是不謀而合啊。”
李云龍再次嘿嘿一笑。
其余人,包括孔捷,炮兵營營長巖盛在內,也是紛紛點頭。
在座的,都是一線指揮官。
手里的先進裝備多起來了,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甚至數量都開始溢出了,眾人也開始深入思考,部隊到底需要什么武器。
這么久的戰斗打下來,大家深有體會,大炮,不是威力也大,射程越遠越好,還需要考慮戰場的環境,部隊的機動能力,以及面對敵人情況。
口徑在120到130區間,射程十八公里左右,威力和射程已經足夠了,還能隨時跟隨部隊機動。